4.1分析框架作为公用平台
1.研究欧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目的:
学习世界各国母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照世界各国语文学科教学的模式来考察我国的语文教学,有助于我们摆脱独善的、狭窄的思路,开拓国际教育的视野。
2.如何分析外国的语文课程目标
介绍或评价,对研究来说是初步的基础工作,只是了解了“是什么”, 深入的研究需要到“为什么”这个层次,需要将介绍评价时,潜伏者的比较意识提升到自觉地进行科学的比较,而比较必须有一个公用的平台,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比较必须有一个公用的平台,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分析框架;因为为什么层次的比较研究,既是对国外语文课程的教学之所以然的把握,也意味着对我们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的一次检讨和挑战。因而也是对本国的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多元背景下的分析。
3.什么影响着不同国家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与再定位
中小学语文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策略、蕴涵着特定的文化意识、当时的教育政策、所采纳的课程取向等诸种成分。或者说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中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策略,不是“工具性”的,它们包含着、渗透着、思想、人文的因素;不是自律的,他们依存于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状况,受知识状况的制约。这些包含、渗透、依存、制约的成分,强有力地驱动着世界各国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不断的进行定位与再定位。
(语文本身的环境决定了“变”是语文学科“不变”的特点。一个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个是随着时代知识的发展而变化。)
剥离影响成分后,如何
在对国外的语文课程与这些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策略和技术上的学理分析之前,我们有必要暂时的先从中剥离出那些成分,以便换取一种更为阔大的视野来观照他们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认定与表述。这样我们才能够确切地理解并所规划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才能较贴切地理解其目标的之所以如此,之所以变动;才能较自觉的避免成分的脱落,才能更好的比较,更好的借鉴。
一方面借助对国外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潜层面”的分析,也能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等,确实埋藏着诸种复杂的成分。而看到这一点,则有助于我们加深认识我国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以及目标中的历史变迁,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讨论,乃至争辩的意义以及方法论方面的局限。
(从双基到三维再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好像一直在变,变的是什么?好像一直没变,没变的又是什么,变和不变之间是怎样的一个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