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元气满满的“多巴胺甜妹”不断刷屏,清新跳跃的色彩穿搭,俏皮可爱的少女感装扮撩人心弦,散发出甜美、快乐的信号。
多巴胺其实是一种神经递质,被称为“快乐荷尔蒙”之一。吃一顿好吃的宵夜,玩一局游戏,看一出肥皂剧,都能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让人瞬间产生快乐和愉悦的感觉。但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是转瞬即逝的,追求自律的年轻人正在追逐拥抱另一种快乐因子:内啡肽。
同样作为身体分泌的一种令人愉悦的化学物质,内啡肽的分泌是吝啬的,它需要身体付出非常多的心血和努力才有可能产生,同时也会给予你更长久、真实的快乐感觉。于是,互联网上新一代的快乐门徒开始倡导“抛弃多巴胺,追求内啡肽”,并用实际行动践行“内啡肽”哲学:追求付出后平静而持久的幸福感。日常中哪些做法,能产生“珍贵”的内啡肽呢?
首先是持久的运动。一般来说,有氧运动要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产生内啡肽,所以如果运动只为拍照发圈,恐怕就体会不到这样的快乐。当然,这也是运动使人上瘾的原因,不仅收获了心情的愉悦,也增强了心肺,雕刻了线条,拥有了更健康的体魄,还能收获很多热爱运动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次是坚持健康饮食。这里“健康”两个字,是带来内啡肽的关键。奶茶、辣条、炸鸡、汉堡能带来多巴胺,也带来了身体的负担,而健康的饮食才能为身体带来保障。营养丰富的早餐、荤素搭配的午餐、科学均衡的晚餐,每一餐都是健康的一块砖,慢慢累积,甚至加上一点营养素的补充,能让我们的免疫城墙更牢固,更好的身体也能体会更长久的快乐。
最后是学习更难的技能。当很多人还在想着如何“躺赢”的时候,追逐内啡肽的人已经“自己卷自己”了。大家每天都在“灵魂拷问”自己,今天的我有没有更优秀,无论是更宽更深的知识,还是更专的技术,都成了大家挑战自己的小游戏。学化妆、学烘焙、学舞蹈,敢想敢练,大家也在这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中,收获了成长和自信,更把持续的快乐和满足收入囊中。
多巴胺易得,而内啡肽难求,当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处养成健康习惯,用内驱力专注自身,将眼光拉得更长,不再只追求即时的快感,用行动积累,都会收获更多内啡肽赠与的丰盈和满足,也会过上更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