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物质、生命为本与感知为本有什么不同?》
生命其实就是感知在运动,生命就是在感知,生命的本质就是感知。我们顾惜生命,我们是顾惜感知;我们为了生命的存在,我们就是为了去感知。不过对于人的认识,生命和感知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生命是人的本体,感知则是生存的一种机能和方法。人形成这种概念是缘于存在的表象:生命是具象和物质的存在;感知则是抽象和非物质的存在。认识到物质与生命,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到感知、意识、精神,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物质与生命是被动的对象,感知、意识、精神才是能动的主体。从存在的运动本质上看:物质与生命都是感知运动的载体、过程和对象,而意识和精神则是感知的综合和发展,在感知运动中,物质、生命、意识、精神都是感知的运动形态和运动反映,它们的运动结果再归于感知,感知是存在的始与终,感知是存在的质与本。
虽然感知是生命的感知,生命本质就是感知,但是,人们普遍使用生命的概念来界定自己,用生与死来对应存在,这样的认识从其内在本质上无错,但意义上却大不相同。本来,生死是物质的感知变化形态,是感知的外在表现;生死是个体现象,是存在整体结构的需要;生死是正常更替,是存在延续的必然过程。但从生命为本的观念出发,人为生命存在,生命就是存在的目的和意义,人的本质就是或生或死的生命。既然生命是个体的,就是私有的,生命的利益终端在个人,个人得为生存而竞争,个人生命以外的他人是竞争对象,生存是残酷的淘汱与抗争,如果个人本身有与生命矛盾的问题存在,个人自身就是生存的战场。这样的生命观和生存观自然发展出生存竞争逻辑模式,自然发展出当今世界的生存秩序、伦理、文化和相应的意识形态。人在这种形态中生存,并从这种形态中认识世界,这就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物质世界。
在这个物质生命世界里,自私、贪婪、阴谋、欺骗、罪恶、杀戮、战争……等等状态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是生命竞争生存的必然产物。人一再试图在这个模式下解决发生的问题,但无济于事,人们的努力只是修补问题带来的漏洞和制造出新的问题。人幻想依赖人的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竞争模式下创造出理想的奇迹,即幻想中的大同世界。但是,人类的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种主义、任何一类科学、任何一个教门都无法找到消弥人与人的隔核、人与物的对立的根本性解决方案,私有问题、贪欲问题、竞争问题、生死存亡问题……人类已遭遇的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因为生命与物质仍作为存在的本质和基础,人的生命自由便不可能实现,拜物主义便不可能消失。
以具象的物质和生命为本,人遭遇的种种问题说明:此路不通。将存在的本质认定为物质与生命是一种错误的释义,是人类看待存在与自我的初浅认识,物质与生命只是存在的表象,存在的实质是推动生命与物质运动的感知力,是存在的感知方式和感知关系。具象存在的显示只是抽象存在的一种反映和表达,是存在的表象部份,实质存在是抽象与表象的运动关系、运动形态和运动结果,这才是存在的整体。
感知就是抽象与表象间的运动,是事物存在的显示方式,是生命与物质存在的基础与理由。事物只有两种运动方式:正向感知与负向感知,正向感知是生命,负向感知是物质;生命是感知体,物质是被感知体,两者均是感知的载体与产物。所以,能动的存在是感知,终极的存在是感知,本质的存在是感知。
以生命与物质的感知为本,这才是存在的正确释义。感知为本,将是人类认识的重大升级:人的表象认识和抽象认识合并为整体认识,物质与生命的存在与感知存在不可分离,感知运动是决定生命与物质存在形态的能动力,同时也是生命与物质存在的唯一证据。
感知为本仍然基于生命和物质,但服务中心是感知,是生命与物质共同运动得出的感知,存在的结果不再止于生命与物质,而是止于感知。存在的真实形态不再是生命与物质的表象显示,而是感知获得的最终信息。这将是人生存模式的重大转型——人不再注重一切是什么,而是注重从一切感知到什么;人的认识从事物的存在转向事实的感知;人从怎么做转向为什么要这么做;存在从怎么样转变为我们需要它怎么样。生命是人的必要,物质是人的需要;一切都在过程中,感知才是目的;一切都可以在虚拟和变化中运行,只有感知才是最终的真实。
人们不再需要过时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宗教信仰,感知主义建立了人最终的生存理念。生存竞争的法则和制度已经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活下去不再是人的第一需求或唯一的需求,感知和感知到什么,才是人的真正需求。感知的发展、发达和存在超越生命与物质,感知才是人的第一性存在。生命与物质的概念将被大幅度刷新:生命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的;物质是存在的,但不是实在的……
感知为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观念,具体的物质财富甚至生命价值都服从于感知的需要,物质理念、生命理念和感知理念高度重合,人的最终利益就是获得愉悦的感知。生存观念和价值取向将发生本质改变,日常行为和利弊取舍将有新的依据。从感知的意愿出发,获得理想的感知结果,这就是人新的行为准则。存在的获得感从具象的实体转向抽象的感知;存在的重心从物质转向精神;生存的负重感转化为生活的愉悦感;生命的个体性转化为感知的独特性;利益的独享转化为感知的共享与互享;个人的命运转化为共同的感知际遇;客观的不可知存在转化为感知的有目的存在;物质的单一属性转化为感知的多重属性;人的短暂存在转化为感知的永恒存在。
感知为本,为所有生命的存在、为人的存在、为物质的存在、为世界美好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本质的、永恒不变的理由和根据。人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感知者,担负着最伟大的感知使命,正是人使美好的世界伟大的存在着,所以,人理所当然地成为世界最顶极的感知享有者,理所当然地在愉悦的感知中幸福地生存,这才是全人类理所当然的共同命运的终极指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