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柒柒
自古以来,人们从小就会受到爱惜粮食的教育。在温饱未解决的年代,浪费食品就会饿肚子,人们节俭意识比较强。那时候长辈常常教儿女“吃多少,盛多少,别浪费”!。小时候或许不明白为什么,但总是觉得浪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于是,从小就养成了不浪费的好习惯。
现在随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饱、吃好对许多家庭来说变得容易,不少人对食品不那么珍惜了。在学校食堂,很多同学把吃了一半的饭菜扔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只吃过一点,然后就把剩菜剩饭扔进桶里.在餐饮店,还有一些人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不把食品浪费放在眼里,更别提节约了,整天摆着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什么也不在乎。不就是难吃一盘菜吗?不就是吃不完的剩饭吗?不就是一顿饭吗?
看着这些司空见惯的浪费问题,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浪费现象,看着这些满不在乎的态度,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 从表面上看,这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大众浪费行为,节约意识弱化。可实际上,这表明我们的教育正缺失敬畏之心,尤其对粮食与劳动。
我们浪费食物,那是因为我们对食物缺乏敬畏心,再往深里探究,竟是因为我们不敬畏粮食对个人,对国家的意义。《了凡四训》中,了凡先生告诫子孙的第十大善行就是“爱物惜命”。
人们对轻而易举的东西,如粮食和水,不会珍惜,也不会感恩,挥霍起来如同扔垃圾一样率性,总是认为市场上的粮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大家持有"有钱就有粮,浪费粮食也不慌"的观点,觉得倒掉剩菜剩饭不是什么大事。殊不知:"节约粮食看起来只是个人的小事,但这件小事乘以14亿人口,就是天大的国事。"
袁隆平爷爷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曾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全世界;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他们说不无道理。历史上上演了很多粮食之战。其中最著名历史典故是《管子》中记载的齐纨鲁缟”故事。管仲向齐桓公献策,先是重金购买鲁国丝绸,于是鲁国人纷纷不种粮食,改种桑养蚕。一两年后,齐国下令禁用鲁国丝绸,同时禁止粮食出口,鲁国人这才急忙去务农种粮,但“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齐国就这样用粮食收服了鲁国。
网上还有一则消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目前全世界约40%的人(约30亿人)不能得到健康的饮食,新冠疫情又使情况雪上加霜,全球饥饿人口新增1.4亿。两条消息放在一起,警示我们的是,中国饭碗一定要端在中国人手中。增产不能忘了节约粮食,增收也要增一份危机意识,因为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一直存在,饥饿并未远离。
一个人如果对粮食没有敬畏感,任意浪费,百无禁忌,为所欲为,那是非常危险的。诚如易中天所言:“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在乎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后就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民族如果什么都不敬畏,那就不但难有长进,没准连家底都保不住。”
其次,浪费粮食背后更是不懂得敬畏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我们从小就会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有几为同学亲自体会过其中的辛苦。春种秋收,已然成为大自然不变的规律,然而,有些道理越简单,却越容易被人们忽视。
谁能明白一粒米要走多少路,才会抵达我们的餐桌吗?种水稻,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等到水稻丰收,晒干、筛选、脱壳、提纯、包装、入库、仓储、物流,沿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系统,运往千家万户被端上餐桌。这些说起来容易,做下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以前我一直以为苹果就长在苹果树上的果实,无须付出太多劳动,秋天拿个篮子摘就可以了。
于是,孤落寡闻的我,平时吃苹果吃一半扔一半,为此家里人也拿我没办法。直到有一天我读完简友文耒同学的一篇关于打理苹果树的回忆录上戈记忆之苹果,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手中一颗苹果,来之不易。文中作者回忆童年种果树的场景,春天果园施肥浇水,四月疏花,接着夏天套袋,接着卸袋,九月摘果子,看似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原来要经历一场又一场的辛苦劳作,尤其夏天套袋,即繁琐又辛苦。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有意无意地浪费,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其背后的辛苦。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能创造幸福,在社会网中,各行各业的劳动成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然而,如今的学生在家不参与家务劳动,在学校不参与公益性服务,其结果不仅使自己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有所缺失,而且容易无视劳动,轻易践踏他人劳动成果,进而对劳动缺乏敬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