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9期“别”专题活动。
每次离开故乡,都有不同的感受。
17岁那年,我考上了外省的一所学校,一家人都很高兴。
第一次去学校报到是爸爸送我去的。我俩坐了一夜的火车,第二天早晨下了车,又转乘学校的接站车到了学校。爸爸帮我把一切安顿好,第二天一早坐车返回。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那时在家早待腻了,盼望自己能变成一只小鸟飞出大山,奔向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就是放假,到了假期后几天,也盼着开学。那时年少,能离开故乡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奶奶就我这么一个孙女。一到假期开学就会特意来看我。那时她住在道下,离我家不到200米的距离。她小时候裹了脚,走几步路脚疼,一路走走停停。等到了我家,就给我一些零花钱,有时二十,有时三十,这些钱在90年代初期就不少了。
她一再叮嘱我,给钱的事儿别和别人说。奶奶的孙子,外孙子一大堆,若是都给,她也给不起。如果被别人知道给我不给别人,涉及到的长辈和孙辈也会不高兴。我说啥也不要,她硬塞给我,我只好嘴里答应着替她保守这个秘密。
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回家的次数逐渐减少,只能等五一,十一,春节放长假的时间回去。
那时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为了方便照顾他们,他们和爸妈搬到了一起,住东西屋。
我每次要离开家的时候,奶奶都会站在房门口的窗台边,爷爷站在她的身后。
奶奶年老的时候,有腿疼的毛病,她又是小脚老太太,鞋很小,脚面很高。她身材瘦小,两腿弯曲有些发抖,像是站不稳的样子。看我走过来,紧紧地攥住我的手,她的手硬而有力,我的手被捏得有些疼。
奶奶的眼里满是期待的目光,她问我,还多会儿回来?
我说,一放假就回来。
她冲我笑笑,舒展开脸上的皱纹,说,放假可得回来呀!
然后慢慢地松开我的手。好像这次我们分开,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似的。
那个眼神,那双硬而有力的手,那个站不稳的身躯,我一直都还记得。
我上班挣了工资,每次回家都会给爷爷奶奶买他们爱吃的东西或一些保健品。
如今爷爷奶奶已经去世,可他们送我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孩子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快速长大,我也被催老了。
那年,我送儿子去外地求学,才真正体会到至亲之间那种复杂的情感,有思念,有期盼,有不舍,有担心,永远希望孩子身体健康,一生平安,事业顺遂,家庭幸福……
父母一天天老去,我每次回去他们会非常高兴,我会张罗一桌饭菜,叫来哥哥嫂嫂一起吃顿团圆饭。
每次离别,他们会再三挽留,实在留不住也不再坚持。
妈妈会为我准备她认为的好东西。夏秋两季是各种蔬菜,冬春的季节是她夏天晾的干菜,积的酸菜,白菜,土豆等。我推推搡搡不想拿,她又不高兴。有时还让我拿蒸好的饺子,怕我回家饿着。
爸爸在一旁看着,偶尔会说两句,孩子想拿啥就拿啥呗,你俩别像打仗似的。
妈妈信基督教,有些事能看开。爸爸就不同了,我每次走,他都不高兴,表情漠然,心有不舍,又无可奈何,看到他难过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担心他们每况愈下的身体。每次离开,越来越能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依恋和自己老去的无奈。
年少离家心欢喜,中年离家愁满怀。我与故乡的距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行渐远,可思念却与日俱增。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根,有亲人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