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感觉统合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感统训练要坚持练才能足量,才能收获预期的,甚至超过预期的效果。
对于大部分孩子,我们没有条件接受专业的感统训练,但我们家庭感统训练抓住训练原则和核心,只要坚持够量,我们在孩子六岁前加倍用心,6岁入学后包括健康快乐指数,也自有超过预期的效果。我们在与孩子进行家庭感同训练时,要掌握哪些原则呢?关键核心的是,家长不要把这当成任务让孩子也当成任务,而是引导孩子轻松的玩耍。在我们小时候,没有谁紧张的板着脸,要我们怎么玩耍。但有目的性的引导玩耍是必要的,在欧美和日本,孩子们在入学前,都在轻松的玩耍,是漫无目的随意玩耍吗?不是,幼稚圆里近百分百的
开设了感统课,引导孩子们遵循原则的玩耍。我们的家长首先要知道的是,感觉统合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要连接一个优质的脑网络,脑网络的连接离不开大肢体的运动,这也就是说在家庭感统训练中,我们必须要做到爬、滚、跑、跳等大肢体动作都要有。
接下来我依次和大家分享,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呢?爬、我们可以进行手膝爬、手足爬、匍匐爬、等,滚,我们可以进行侧滚,前滚后滚等。跑、我们可以进行直线冲跑,绕圈跑、障碍跑、折返跑,曲线跑等。跳我们可以进行单脚跳,兔子跳、青蛙跳、障碍跳、上跳下开合跳、左右旋转跳等等。蒙氏家庭教育在一百多年前,就指出幼儿的感知来自视听嗅味触,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孩子认知的还有,前庭觉、本提觉是否失调等多方面原因。
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非常丰富,且多元化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家庭感统训练的原则。第一个是在家庭感同训练当中,我们的动作不可以单一且重复,每一个单一的动作不可以超过10分钟。因为在我们的家庭当中训练当中,我们要给予孩子丰富多元的感觉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在进行的时候动作不能单一地进行,要每一个动作都要涉及到,并且每一个单一的动作,不可以超过10分钟。
第二个家庭感统训练原则,三次温柔的提醒,在家庭感统训练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我们要照顾到孩子的感受,因为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很好的完成我们给予他的任务,有的孩子可能完成不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家长,要做到温柔的提醒宝宝,而不是批评嘲笑他。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尊重。
在我们的温柔提醒三次以后,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够完成,我们就不要再强迫他,要让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完成就可以了。但也有孩子可能您给予的任务,对他来说是非常的简单,他能够很轻松的就完成,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要适当的将我们的动作进行延伸,增加一定的难度,来不断地提升孩子的能力。
第三个家庭感统训练的原则,没有发生立即性危险,就不要打断干预孩子。这是为了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专注,而是孩子在专注的时候,我们家长打断了孩子专注的过程,影响了脑神经的髓鞘化形成。这里讲的立即性危险,就是我们看到的马上就要发生的危险,但是很多时候其实是并没有什么危险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在干预和打断孩子,您们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我们的孩子在很专注的在完成一件事情,特别是入学前,孩子在玩积木和涂色游戏各种游戏时,一会妈妈过来问,又一会奶奶又过来了,各种打断,认为玩耍不重要。事实上,孩子在玩喜欢的益智类游戏时,心情是快乐的,手眼脑并用,正是在搭建大脑神经链接,和形成决定专注力的神经髓鞘化包裹过程。
其实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不断的干扰和打断孩子的专注力,并且可能会有的家长说你必须回应我才行,你不回应,我会一直在那旁边问他,直到孩子回应了我才行。我们要在孩子专注玩耍,或刚开始有回家做作业任务时,潜意识的保护,并引导孩子的专注力集中。孩子的学习能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是否找到培养幼小孩子,看似难以集中的专注力,这需要去发现生命里,一闪而过内在的生命力,去引导去发现去挖掘去保护。可是如果表层的孩子玩耍,都要去打扰,孩子在成长前行大脑发育的路上有多难。
第4个家庭感统训练的原则,我们家庭感统训练要足量,感统训练对量的要求也是很大的,足量的训练有利于神经网络的链接,我们至少要连续进行15~30分钟,但是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能量而定,有的孩子可能本身的能量就不足,累了我们可以给孩子进行按摩抚触来帮他提升能量,但是提升能量的还不仅仅是按摩抚触,孩子的营养睡眠都要跟上来。
当孩子累了,我们进行抚触可以帮助他来增长能量,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因为孩子累了,我们就立刻停止。因为好不容易我们的神经网络链接开始了,一停下来又退回去了。所以这个过程中如果停下来,效果就会大大的打折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