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为自己写一本书 | Writing for yourself简书电影院每天写1000字
大众消费视角下青春小说改编热----以《何以笙箫默》为例

大众消费视角下青春小说改编热----以《何以笙箫默》为例

作者: 安小魚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11:22 被阅读230次
    前言

          “青春系列电影”一度引起收视狂潮,比如2015年《我的少女时代》,截至目前为止已上映两周,在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票房排名第六。近年来,由于青春电影的怀旧风格,让观众能够在观影的同时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年少,从九把刀的《那些年》到赵薇执导的《致青春》,从由九夜茴小说改编的电影《匆匆那年》到饶雪漫小说改编的电影《左耳》,由文本转化为影像带给观众的是不一样的感动。

           我国并不缺乏青春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由姜文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王小帅导演的《十七岁的单车》(2001),这些青春电影也以怀旧为主旋律,但是却是借青春电影抒发导演对社会、对人生的反思,电影都有一种悲情和沉重因素在里面,他们所描绘的是七八十年代的青春,现当今90后以及00后的观众并不能从中找到共鸣,近年来,由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电影延续了青春片的传统,以清新、唯美的画面为依托,这类影片显然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那些年》、《致青春》的高票房,正是对这一现状的最好证明,2015年影视改编作品当中,青春网络小说的改编高达80%,由此可见青春系列小说改编正在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一、网络时代故事的二次创作

    (一)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的背景与现状

    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始于2000年,《第一次亲密接触》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开始,但是改编的结果并不尽人意,影视剧并没有原著好看,观众所有的满怀期待到最后作品搬上大银幕之后,收视黯淡,不过也可视为网络小说改编的一次尝试。

    2001年,筱禾的小说《北京故事》被改编为电影《蓝宇》,但《蓝宇》因为涉及同性恋题材敏感的原因在国内被禁,虽然这部影片在国内外也获得过大奖,也不失为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成功尝试。通过《北京故事》的改编不难发现网络小说改编具有题材丰富、自由等特点,这也是传统文学所不具备的。

    在2000年到2004年当中,网络小说的改编正处于初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网络小说还没有达到繁荣局面,因此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成功的并没有很多。一直到2007年,网络小说因为作品良萎不齐和观众对演员选择标准不一,一直处于平淡期。在这一时期由蔡俊小说改编的《诅咒》和《地狱的第十九层》虽然被搬上荧幕,但是并没有收到较高的收视率。

    但是从2007年到2012年这五年间,剧本荒开始出现,电影人再次把目光转向了网络小说,在这个阶段首先掀起了一股家庭生活剧改编热,如《王贵与安娜》、《蜗居》等先后被改编,在这段时期家庭伦理剧成为关注的热点,不过此后不久,便有《泡沫之夏》、《山楂树之恋》等有关青春题材的电视剧陆续出现,在2011年,穿越小说开始盛行,由小说改编的穿越题材的影视剧也陆续走进大众视野,如《步步惊心》,与此同时,一些由青春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逐渐升温,如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及《失恋三十三天》,这些由青春小说改编的电影不仅成本低而且票房高,一度创造了小成本影视剧的佳绩。

    从2011年由台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那些年》上映以来,中国内地还没有类似的青春片,而赵薇正是抓住了这一个契机,从一个演员转化为导演,在2013年成功完成了她的首部处女作《致青春》,从2012年至今,网络小说改编热只增不减,其中涉及的题材不乏有魔幻,宫斗,言情,校园等,题材各种各样。据CNNIC网络数据用户调研数据显示,网络文学用户中有79.2%的人愿意观看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对网络文学作者、文学网站和影视剧公司来说,这都是一个诱人的数据。

    (二)网络青春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成功案例

             在影视热播剧排行榜上,由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收视一直处于榜首,如热播剧《花千骨》、《琅琊榜》、和《芈月传》。作为2015年年度大剧,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琅琊榜》,这部剧被称为是“收视逆袭剧”和“良心大剧”,豆瓣好评居然达到了%93,这部剧与同样为宫斗戏的《步步惊心》相比,虽同样为宫斗戏但是讲的却是男人之间的战争和智谋,这种题材无疑让观众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说,《琅琊榜》的改编不失为一次成功的改编,首先,它在改编之前已经被誉为“起点中文网镇频之作、九界文学网最热点击”,这说明《琅琊榜》在开拍之前有已经有一大批的固定粉丝群;其次,电视剧《琅琊榜》是由山影拍摄而成,而山影是我国最早的电视剧生产单位之一,在拍摄《琅琊榜》之前,就已经拍摄过大量优秀的古装剧,荣获国家级大奖90多项,这说明《琅琊榜》的拍摄已经有了制作精良的制作团队和技术支持;最后,《琅琊榜》刚开始的收视率并不是很高,只是以口碑著称,但是最后因为观众口碑相传,网民对《琅琊榜》的服装,道具纷纷进行热议,收视率一路飘升到前三,这一方面说明《琅琊榜》改编的成功,另一方面也同样说明故事设计的精巧,故事紧凑,深得观众喜欢。

    然而,《琅琊榜》只是一个关于权谋之争的作品,从大众消费层面上来讲,因为观看电视剧的大多为女性,所以女性的偏重还是以言情剧为主,这也就是为什么《琅琊榜》在刚开始的时候收视率不好的原因了,因为《琅琊榜》中的女性人物太少,搀杂着爱情的又少之又少,开头情节过于沉闷,所以刚开始并不能深得女性观众的喜欢,因此关于《琅琊榜》这一题材的改编很少,大多是关于迎合女性受众的青春小说的改编,诸如《那些年》、《致青春》、《匆匆那年》、《左耳》、以及张艺谋的《山楂树之恋》、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以及最近上映何炅的《栀子花开》等等,这样的题材数不胜数。

    不过说起青春小说的改编,还要台湾电影说起,在近年来,台湾电影以其独特的小清新风格迅速在国内占领了市场,台湾的新生代导演的青春题材电影迅速吸引了眼球,如九把刀的《那些年》,《那些年》改编自九把刀的同名青春小说,于2011年上映,此片一出便不断的刷新着票房记录,而且轻松拿下“内地最卖座台湾电影”的桂冠。这部带有九把刀自传体的小说,讲的是不过是关于青春暗恋的故事,故事中的柯景腾和沈佳宜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但是青春正是因为感到遗憾才美好,他们的故事也激起了一代人有关青春的回忆,不仅如此,一些90后正处于青春期的观众也能从此片中找到共鸣,所以《那些年》被列为2011年香港最卖座华语片当之无愧。

    另一个青春片的典型案例莫过于华语导演赵薇的处女座《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了,这部电影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并于2013年公映,并创下7亿多的票房佳话。这部电影中存在的有关于青春的矛盾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爱情,一个是面包,一个代表着理想,一个代表着现实,虽然改编后的电影对原著进行了很多删减,很多书迷都强烈表示改编后的作品并没有原著好看,但是即便是如此还是吸引了大量的人去观看,7亿的票房对于一个小成本电影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了。

    当然,青春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成功案例有很多,以下是笔者整理的近几年比较不错的青春小说改编(按时间先后顺序):

    由上面的表格不难发现,青春文学的改编票房收入基本都已过亿,而且目前发展为演员转型做导演的试金石,比如赵薇的《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和苏有朋的《左耳》。

                      二、以青春为题材小说的改编热

    (一)以青春小说改编影视剧的优点

            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改编性,主要看这部作品的内容是否能够打动读者和观众,作品的语言是否有画面感,但是现在很多点击率高的网络文学作品因为受到当前国内技术条件的制约还不能被搬上荧幕,比如《鬼吹灯》,受现在国内的技术手段和资金的制约,一些原著中富有想象力的场景并不能很好的呈现,不仅投资的成本大而且如果特效做的太假还会引起观众的一阵吐槽,比如《九层妖塔》,还有诸如《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因为不符合主流价值观,作品难以在电视台播出,虽然受众读者粉丝庞大,但是观众却其少,但是青春小说却完全没有这个顾虑,首先投资成本低,其二,青春题材的的影视群体针对的是青少年,这一类受众群里庞大,并不缺乏观众,更何况青春小说的庞大粉丝群。

    《鬼吹灯》

         《何以笙箫默》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电影,受众大多都为女性,在小说未完结之前,就有一批忠实的读者粉丝群,她们看到小说时,会对故事的走向起决定作用,他们的反馈会很快的传递到作者那里,作者会根据观众对小说进行创作,这样既加强了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又稳定了一批固定的读者群,所以很多小说都是在读者的万众期待下改编的,所以小说一完结,就有粉丝读者期待着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是传统文学作品所不具备的。

           除此之外,很多作者表明自己并不是专业的作家,这些网络作家起步于草根文学,但是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生活资料,比如《大漠谣》的作者桐华是学理的,而《何以笙箫默》的作者顾漫之前也只是在晋江的一个驻站作者,虽然他们并非专业写手,也缺乏正规的训练,但是他们却有着不同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也为写小说奠定了一定的材料,所以他们的作品更能贴近广大受众,这与正规科班出身的编剧相比更有优势。

          最后,据《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调查显示,60.1%的受访者会选择观看根据自己喜欢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受众群体分布上,改编前网络小说的受众与改编后走进影院的观众主要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恰恰是这些年轻人正是中国电影票房的推动力量,也是未来中国票房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而与这一年轻人所对应的正是青春题材的影视剧,所以这也是青春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优点之一。

    (二)以青春小说改编影视剧的影响

    青春小说是网络时代的媒介产物,所以电影对网络小说的改编也是时代与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九夜茴《匆匆那年》担任编剧到饶雪漫为自己的《左耳》做编剧,不难发现在如今青春小说改编的浪潮下,网络小说作者参与到电影中的情况会越来越多。

    《匆匆那年》

    不过另一方面来讲,这也算是一个好事,在网络文学还没有走近大众视野,网络改编潮还没热之前,电视上的雷同剧特别多,比如经典的四大名著都已经被翻拍好几回,电视剧制片商也一直追逐热点,比如《亮剑》火了之后,各大卫视就开始拍抗日谍战剧,历史剧火了之后就开始拍历史剧,但是出现题材撞车现象特别严重,但是自从大量的网络小说出现之后成功避免了这一现象,尤其是青春小说,让大众的消费诉求得以满足。

    但是从青春小说改编到影视剧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一些青春小说的作者责任意识淡薄,写手们大多随心所欲,导致青春小说故事结构情节单一,而且内容大多都涉及情情爱爱,给未成年少年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而且文本叙事和影视叙事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在影视叙事之中,很难表达文本叙事的心理活动。

    尽管被改变的青春小说往往与原著对比中被粉丝连连吐槽,但是作品中所演绎的爱情故事,以及青春故事能够引起年轻读者的强烈共鸣,依然使得这些影视作品具有庞大的女性粉丝群,也得到市场的认可,比如《何以笙箫默》。有人说:“网络小说呈现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永远埋葬现实的焦虑,呈现不可能是为了实现可能。”[]从热销的小说到热播的影视剧,《何以笙箫默》无不塑造着在寻爱路上的彷惶、迷茫和绝望,而帅哥和美女的虐恋情缘,无不满足的观众的现实中无法达到的意淫倾向。

    有人说《何以笙箫默》是专门为女性为主体改编的,但是反观之当今的青春小说,无一不都是这样。21世纪的新女性无论在爱情还是在婚姻上都有一种不安全感,他们迫于“大龄剩女”的压力一边不停的相亲,一边又渴望着遇到自己的白马王子亦或者是梦中情人,特别是当代青春剧中优质男神级别的人爱上普通女孩的故事,更是极大的满足了青春少女对爱情的幻想。而且《何以笙箫默》中所讲的故事,是一个女生主动追求男生的故事,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一般都是男生主动追求女生,而在《何以笙箫默》和《致青春》中,都是女生主动追去男生,塑造了21世纪的新女性形象,大胆、勇敢、热情洋溢的性格特点,对90后的女孩有很大的鼓舞。[]

             三、青春电影《何以笙箫默》的成功之道

    (一)原著口碑的利用

    小说《何以笙箫默》在改编成影视作品之前,就已经有了庞大的读者群,当然这与小说所讲的故事是分不开的,一场时间跨度长达七年的爱情,相恋的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守与忠诚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但是这部小说却满足了大多数女生的想象。后来这部小说又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在电视剧中,人气明星钟汉良和唐嫣搭档,为该部作品收获了更多的粉丝。

    从内容上说,《何以笙箫默》是一部成功的网络青春小说,这部小说在讲诉故事的过程中沟通了校园与社会、梦想与生活、还有爱情与婚姻的多重冲突,并且顾漫在写《何以笙箫默》之前就小有名气,出版过作品《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迟》,对于作品《何以笙箫默》,顾漫曾说里面的主人公何以琛和赵默笙是她根植于心底最固执的愿望化,由此可见这部小说并不现实,实际上是在为读者和观众“造梦”。

    从市场运作上讲,网络小说《何以笙箫默》超长的人气和良好的口碑,是电影《何以笙箫默》取得成功的原因,此外,在电影版《何以笙箫默》之前,《何以笙箫默》就已经在电视剧上火了起来,由钟汉良饰演的何以琛和唐嫣饰演的赵默笙,在百度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收获了极高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吸引无数的粉丝广泛的讨论,不仅如此,钟汉良近年来风头正劲,并且由歌手出身的他演唱了主题曲《何以爱情》,可以说,钟汉良的参演成为吸引女性观众收看的有力保障。

    电视剧粉丝的增多,也为电影的票房收入提供了保障。

    (二)观众情趣的把握

    青春爱情的美好与洋溢着活力的青春面孔特别能满足观众人们当下对于青春的怀念,在低龄化青少年的受众中,青春片似乎更受欢迎。

    而现在大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他们需要约会,也是电影最大的消费群体,再加上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养成了每周固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而《何以笙箫默》讲的也是学生时代的爱情,还原了大学校园中发生的比较美好的爱情,自然能够引起当下80后、90后的共鸣,而更重要的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青春片更能满足人们追求纯真美好爱情的欲望。

    在《何以笙箫默》中,最让女观众振奋的是,何以琛那么优秀的男生居然是赵默笙死缠烂打追到手的,剧中那个霸气总裁何以琛对爱情的忠贞和专一,对赵默笙的呵护和包容,让女性观众心中的火柴熊熊燃烧。

    除此之外,本剧具有明显的“韩化”气质,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故事安排也充满了“韩味”,首先,赵默笙温和内秀、楚楚可怜、宁可被人冤枉也要自己忍受,然后就等一个契机解开谜团,最后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其次,男主角何以琛帅气逼人,高冷腹黑,对感情执着专一,也有“如果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就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对爱情的豪迈。

    这样的故事只能出现在童话里,一个王子解救一个落拓的公主,将现实中“我们都想要牵了手就能结婚的爱情,却活在一个上了床也没有结果的年代”的残酷现实自动屏蔽,留下了美好给观众,让观众也不由自主的跟着影视剧中的剧情一起幻想。

    参考文献:

    []欧阳宏生.电视艺术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M].徐强,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金春平.大众文化语境与新世纪的文学重构[J].当代作家评论.2010(3).

    []刘凡.叙事的置换:小说到电影的改编[J].电影文学,2010(18).

    []尚晓茜.《网络小说是怎样讲述“童话”的》[N],《文艺报》,2015年4月15日.

    []李焕征.电影创作研究综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5).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众消费视角下青春小说改编热----以《何以笙箫默》为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f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