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无叛逆不独立

作者: 九仙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1-16 20:48 被阅读125次
图片来自网络

1.

陈响从小格外听话,母亲也的确事事给他考虑周到,不管是从早到晚吃什么还是到去哪里玩穿什么,母亲都帮他想好了。

从上什么补习课到念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从选什么样的工作到和什么样的姑娘谈恋爱,母亲几乎无一例外的替他安排地妥妥的。

可是,偏偏,母亲喜欢的姑娘陈响不喜欢,母亲喜欢内敛温柔的,而陈响喜欢活泼开朗的。

二十几岁的陈响,在女朋友这件事上太想要自己选择了,而母亲却一直撒不开手。

陈响将活泼开朗女朋友刘苏领回家的那天,母亲一脸不悦地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一直到流苏离开,母亲也没有一个笑脸。

“妈,您不喜欢刘苏吗?我带他回来见见您,您还连个笑脸都没。”刘苏走后,陈响问母亲。

“她眼下有个很小的痣,命苦,你们不适合。”母亲找了个理由搪塞他。

“她命苦?赵晓就命好了?”陈响深知母亲意图,双手抱胸,在母亲对面坐下来。

“赵晓父母都是公务员,人又漂亮温柔,真的特别适合你。赵晓绝对比这个刘苏好十倍百倍。”母亲老佛爷一样地端着水杯说。

“您想让我考公务员我考了,想让我念科大我念了,这一次我想自己选。”陈响声不高,却字字坚定。

“你以前那么听话,现在怎么这么叛逆,连好坏话都听不来吗?”母亲突然站起来质问他。

“我难道连自己选择人生伴侣的自由都没有吗?这是我找女朋友不是您找女朋友!”陈响出家门的时候“啪”的摔了一下门。

“你就不能听话一点?没良心的——”陈响走后,母亲坐在沙发上开始抹泪。

很多孩子都像陈响一样,从小听了太多“听话”这个词,在父母眼中“乖”意味着听话,可是为什么曾经那么听话的孩子后来叛逆了?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裴多菲这首诗我们早已烂熟于心,一直以来我们都崇尚自由,自由职业、自由婚恋,一切随心,自由选择,可是精神自由同样重要。

从小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有一天爆发了,这对曾经事事替ta做主的父母而言是很大的打击,可是质变是量变累计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没有选择权的个体,内心一定会痛苦的,ta会比任何人都渴望自由,尤其是精神自由。

图片来自网络

2.

李菲是家里的独女,父母的掌上明珠,从事心理学教育工作的母亲特别关注女儿的培养和成长。

与陈响母亲不同的是,李菲从小便是自己做主,因为她挑食,母亲除了在饮食上规定外,其他几乎对她没有什么控制,亦不会替她做什么决定,高考填志愿报专业时,她在汉语言文学和对外汉语两个专业间犹豫时,问母亲意见,母亲也只是帮她分析两个专业的前景和课业上的差别,依旧没有任何要求性的意见。

那一次,李菲想要母亲替她做一次决定,可是母亲却回答她,“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决定,不要把决定你人生方向的选择权交到任何人手里,妈妈也不例外,相信你自己。”

小时候的李菲总是很羡慕别的同学父母都帮他们做决定,帮他们选补习班,替他们选学校选专业,而她一切都要自己选。

直到进入大学看到同宿舍的女孩子离开父母,有的不知道衣服怎么洗、有的穿什么衣服选修什么科目要打电话回家,她突然很感谢母亲让她处理自己的事情。

大学毕业时,看到好友被父母逼着考公务员,不考就断绝关系时,李菲故意问母亲要选择时尚杂志社还是做自媒体时,母亲回答”你喜欢哪个就做哪个“。

那一刻李菲握着手机感叹,”有母如此,我上辈子是拯救了银河系吗?“

母亲笑了,李菲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羡慕别的同学有父母替他们做决定了。

国内父母绝大多数都为了孩子好,而不同程度地替自己的孩子做决定,上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恋爱,也因此很多的孩子乃至成人对于人生的道路都没有一个选择的权力和能力,亦没有精神上的自由。

一个长期被束缚的人,要么比任何人都渴望自由,要么自己也像别人一样束缚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

3.

什么是精神自由?内心的思维、想法可以自由展开,外界因素是次要的,比如你想接哪个客户的case就接哪个客户的case,想报考哪个学校就报考哪个学校,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就做什么样的工作,就像股神巴菲特的父亲所说的——尊重你自己的想法。

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叛逆是为了做自己,每个人都想自己决定人生 ,不被安排不被控制不需要谁规划。

我们一生会经历两次自我意识的飞跃,也称为叛逆,第一次是两周岁前后的“我”,即要求行为、动作上的独立自主,第二次是青春期的“我的”,即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两次叛逆的对象都是控制者。

对控制者来说也许叫“叛逆”,可是对于被控制者来说,便没有所谓的“叛逆”。

没有人愿意被控制,即使是孩子,而被控制意味失去自由,拿陈响来说,他从小到大对于自己的人生选择都没有选择权,他人生的选择权都在母亲那里,在女朋友的选择上他才真正意义上开始叛逆,开始要求且努力在自己的事情上独立自主。

陈响这样到了二十几岁才叛逆的不是大多数但也不是少数,现实中也有一些人是从小就叛逆的,而他们向父母索要“选择权”,对父母心理的冲击反而小一些,当然也会更独立成熟一些。

对于李菲来说,一直以来,母亲都在培养她独立自主的能力,她不是一个被控制者,当然她也不需要像陈响那样到了二十几岁跟母亲求一个“选择权”,因为这种“选择权”一直都在她自己手里。

武志红老师曾说,不叛逆无独立,这大概也是从小乖巧听话的孩子比不上从小叛逆的孩子独立的原因。

太多的父母都觉得,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便是为了他们好,却不知道将选择权交回他们自己手中、教他们自己做决定,才是真的对他们好,

倘若这种“替他们安排好一切,让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工作生活“的思想一代代传下去,该要多可悲?倘若这种“孩子,你一定要听话”的控制式教育世世代代延续下去,孩子何时能够“断乳”,何时能够拥有精神上的自由?

365天无戒极限挑战训练营  第20篇

相关文章

  • 9.无叛逆不独立

    1. 陈响从小格外听话,母亲也的确事事给他考虑周到,不管是从早到晚吃什么还是到去哪里玩穿什么,母亲都帮他想好了。 ...

  • 叛逆引领变革潮流

    《你就是答案: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Part 4 不叛逆,无独立 书上说,很多父母期待孩子替自己活出梦想,你不情愿...

  • 无疯狂不年轻,无追寻不人生。24小时……不分昼夜……

    无叛逆、不青春 无疯狂、不年轻 无追寻、不人生 ...

  • 无叛逆,不青春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她抱怨说弟弟刚上初中,不想上普通中学,不想上课,像八十年代电影中程浩澜那样,和朋友一起满嘴江湖...

  • 无叛逆,不民谣

    都说民谣很穷,穷的只剩下了灵魂。从《小芳》到《一封家书》,再到现在我们的宋冬野,马頔,赵雷,李志,房东的猫,陈粒,...

  • 无叛逆·不青春

    无叛逆·不青春 晚上照例翻看微信里订阅号文章更新时,读到了交通广播中的一则推送,上海14岁小女孩赵佳怡与...

  • 无青春不叛逆

    一场小雨驱走了多日的雾霾,难得蓝天白云,冬日暖阳。吃完中午饭,几个妈妈在楼底下聊天晒太阳。 A妈妈愁眉苦脸:我快抑...

  • 无叛逆,不青春

    最近跟青春期的孩子工作,让我很是羡慕嫉妒,他们满怀着对于世界的质疑和希望,让这抑制不住的力肆无忌惮爆发,跟世界怒吼...

  • 《为何家会伤人》微信读书249-309

    1.叛逆是青春期的标志,无叛逆不青春 记得樊登老师在解读《解码青春期》时说过,孩子到了青春期,各个方面已经可以独立...

  • 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

    孩子没有叛逆,只有不被允许。不要把孩子渴望独立误解为叛逆。 叛逆的根源是渴望被看见、被允许和接纳。背后的渴望是独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无叛逆不独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hr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