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诺曦妈妈育儿坊心理婚姻育儿
孩子没钱去捡“垃圾”,有房有车的爸妈竟鼓励他继续!

孩子没钱去捡“垃圾”,有房有车的爸妈竟鼓励他继续!

作者: 诺曦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22:19 被阅读171次

1

二年级的哲哲上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去的是车墩影视城。出发前学校发了一张书面通知书给家长,交代各种注意事项,其中有一条写着:每个孩子带的零用钱不能超过10元。

哲哲妈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给孩子放了10块钱在包里。

春游过程中路过小卖部,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去买东西。

哲哲看到许多男同学都买的枪,他也决定买枪。可是问了价格才知道,最便宜的枪也要10块钱,哲哲犹豫了很久,“两个小人在心里打架,最后想买的那个赢了”,哲哲买了枪。

枪买到手了,可他却没钱买子弹了。

聪明的哲哲动了动脑筋,他看到地上有很多别人用过的子弹,黄色的塑料小圆球完好无损,完全可以再利用嘛。于是哲哲蹲在地上,仔细捡起别人用过的子弹,没多会儿就捡了许多。

用自己捡来的子弹,哲哲玩得特别高兴,有几个同学的子弹用完了,看到哲哲还有便向他要,哲哲慷慨地分享了。

2

春游回家后,哲哲迫不及待地给爸妈看新买的枪,并告诉爸妈自己是如何解决“子弹缺乏”问题的。

听完孩子对捡子弹过程的详细描述,哲哲爸沉默地转身离开,他觉得自己需要先冷静一下。

哲哲妈连眼眶都湿了,心里非常难过,“我觉得孩子太可怜了......”即便事过境迁,哲哲妈向我叙述到这里的时候,仍然忍不住声音哽咽。

爸妈俩人的反应一致,首先是心疼孩子,接着便觉得自家的面子都被儿子扔地上去了。

哲哲爸冷静了一会儿,便告诉哲哲妈:下次春秋游甭管学校怎么通知,给孩子50块钱或干脆100块,让孩子想买啥买啥,我的孩子,怎么能可怜兮兮地去捡“垃圾”?!

哲哲妈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但她觉得有必要问问孩子:“没有钱买子弹,只能去捡,你心里难过吗?”

孩子很诧异地回答:“为什么要难过呢?我很高兴啊!你看我都不用花钱就能有子弹玩,同学都说我很厉害!我分给他们,他们都感谢我呢!”

听了孩子的回答,哲哲妈愣住了,仔细回忆刚才孩子讲述事情经过时眉飞色舞的样子,哪有半点“受伤”的感觉?所谓可怜,所谓没面子,都是家长的感受,孩子根本没往这方面想。

哲哲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孩子:“下次秋游你要多带点儿钱去吗?”

孩子昂首挺胸地回答:“不用,10块钱就够了!”

待哲哲爸平静下来之后,哲哲妈和他讨论了一阵,决定还是尊重孩子的想法,遵守学校的规定,不向违规多带钱的家长看齐。如果再发生类似“捡子弹”这样的事,也由着孩子吧。

3

哲哲爸妈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小诺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在小区里瞎转悠,遇到一位认识但不算太熟悉小哥哥。

我看到小哥哥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吃东西,便打算带小诺绕道,谁知他奶奶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只好走了过去。

小诺盯着哥哥手上的点心两眼发光,这是一种装饰饼干,细长得像半截筷子,酥酥脆脆,外面涂了一层巧克力,小诺自然是吃过的。

奶奶跟小哥哥商量:“分一点儿给妹妹吧?”

我连忙说不用不用,并想把孩子带走,可是小诺都快要咽口水了,听到奶奶让哥哥分享,她大约觉得有希望得到,便越发不肯离开。

小哥哥不情不愿地从包装袋里拿出一根饼干,想了想给掰断了,把短的那一半儿气鼓鼓地递给小诺:“喏,给你的!”说这话时,小哥哥的胳膊向前伸得笔直,身体和小脑袋却微微向后仰,那神情和动作,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施舍”!

我看到他的动作,脑袋里立马冒出“嗟来之食”这四个字,便更加坚定地替孩子拒绝着,谁知小诺同学很不争气地伸手接过了小半截饼干,向哥哥说完谢谢后就坐在他旁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无论我怎么催促她继续散步,她都无动于衷。

等她小口小口地吃完饼干,便又开始望着小哥哥。那一瞬间我几乎要脸红了,觉得丢人丢到姥姥家了。心里想着要是小哥哥这次不给了,或者给得更少了,我要怎么把孩子弄走。

谁知小哥哥这次很大方地给了小诺一整根,自己也拿出一根,一起唰唰地吃完后相视一笑,继续分享。等两人把一小袋饼干全部吃完后,就开始比赛跑跳,哥哥还假装自己是老师,给没有入园的小诺“上课”。

看着俩孩子玩得那么开心,想起最初关于“施舍”的“羞辱”,我不禁心有感慨,孩子是何等单纯:最初和小诺不熟悉的时候,小哥哥只是单纯的不舍得分享,并没有故意羞辱呀施舍呀这些乱七八糟的意思;而小诺看到美食,想吃就是想吃,简单直白,并不存在面子呀尊严呀这些顾虑。

反而是我们大人自己把问题想复杂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4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要尊重孩子,在买东西之前,我们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我们不轻易动孩子的物品,尊重孩子的所有权;我们也不轻易批评、责骂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等等。

但是我们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蹲下身来,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真正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

朋友家孩子哲哲和我家小诺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对于同一件事,孩子有着与我们不同的评判标准及关注重点,真正尊重孩子,就应当放下所谓的面子观念,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

与此相反,有些我们认为无所谓的事,孩子却可能觉得极其丢面子甚至伤自尊。

比如小诺同学上幼儿园,我作为时间自由的全职妈妈,有时会在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交流几句,聊一聊孩子的情况。

说得比较多的就是孩子的近况,或向老师解释孩子上学迟到的原因,或者说说周末带孩子去了哪里,有时也聊聊最近孩子读了什么有趣的绘本等等。老师则会告诉我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趣事。

在我看来,跟老师“话家常”可以增进彼此对孩子的了解,我从未觉得把这些信息透露给老师有何不妥。

然而有一天,小诺跟我说:“妈妈,你送我进教室后就走好吗?”看到我没明白她的意思,小诺解释道:“就是你不要和老师说话好吗?送完我就回家吧。”

我很无辜地问她为什么,她说不想我把她的事情告诉老师。

想了一会儿我才明白,也许在孩子看来,其他同学的课后生活都没有告诉老师,单单她的被老师知道了,这是不是说明她和别人不一样呢?

与他人不同,在成年人看来也许是一种个性,代表特点或优点,甚至代表着某种“特权”。

然而在年幼的孩子看来,与集体大众相同会让他感到被接纳,并因此获得安全感,而与众不同则往往让孩子感觉被孤立,并因此产生不安全感。

仔细想想,也许我的心底里隐隐希望孩子在集体里、在老师的印象中,有些与众不同,甚至希望孩子能由此获得老师额外的关注。

从成人的角度看,我在做一件对孩子”有益“的事,然而我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简直是本末倒置了。

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才知道。

真正尊重孩子,绝不应该是流于表面地尊重他的选择和物品所有权,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不用我们的感受及评判标准,去绑架孩子。

相关文章

  • 孩子没钱去捡“垃圾”,有房有车的爸妈竟鼓励他继续!

    1 二年级的哲哲上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春游,去的是车墩影视城。出发前学校发了一张书面通知书给家长,交代各种注意事项,...

  • 为什么穷人会更自卑?

    就好比有钱的人总说自己没钱,而真正没钱的人却不敢说。 他的自尊心,是从小到大滋生出来的。他没有钱,没有车,没有房,...

  • 令人颤抖的中年危机,你该怎么办?

    没车、没房、单身的中年人有点尬。 有车、有房、有娃,没钱的中年人很尬。 有车、有房、有娃、没工作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年...

  • 那个捡垃圾的人

    他又出来捡垃圾了,听到周围孩子们低声的嘲笑,他毫不在意,继续慢慢的捡着垃圾,看着他用长钳子慢吞吞的弯腰捡起了地上的...

  • 化蝶

    林玲决定辞职,离开县城去北京的时候,她和丈夫正过着外人艳羡的生活:有房有车,工作稳定,两个孩子。林玲的爸妈打电话来...

  • 绝de阿七:他的国,他的城

    洋洋问没有房没有车,是不是就没有爱情? 有一天他去女性朋友家吃饭,她妈妈劈头就问:“你有房有车吗?” 当时气氛很尴...

  • 现在男青年有房有车却找不到媳妇,女的又剩下很多,这是为什么?

    现在男青年有房有车却找不到媳妇,那是男青年没有给到女方安全感吧,有房有车不过户给女方,女方嫁了这样的人怕他开车去...

  • 婆婆与媳妇

    自己只是让婆婆帮忙带孩子,婆婆竟然带着孩子去捡垃圾,还因为捡垃圾,赔别人10000块钱?小黄悔得肠子都青了。 年初...

  • 自我救赎从心开始

    看到别人有车有房有事业、还有善良贤惠的媳妇儿,还有大把的钞票来赚,有时间去旅游体验生活,再看看自己,没钱...

  • 相亲?

    今天又被介绍了一个男孩子。是医生,有车有房。很孝顺父母,靠自己打拼出来。一贯的说法孝顺,有房有车,他真的很好。 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没钱去捡“垃圾”,有房有车的爸妈竟鼓励他继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tf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