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克瑞顿大学的袁教授火了,因为她开除了一名中国研究生,并写了一封长长的信件,说明她为什么会开除这位研究生。
邮件很长,但总结起来,那个研究生被开除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是“一个爱耍小聪明的人,一个急功近利的人,一个不知道何为'学术尊严‘的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论点在各大媒体中闪现,大家普遍认为这几个词看似个人问题,实际上却折射出当前社会很多的现象。社会上各个领域都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大学,不过是将这些演化成为“论文造假”、“考试划重点”、“抄袭成风”,而已!
落叶君并不想就这些论点举起赞同或者反对的双手,只想检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做法,避免孩子成为一个拥有“小聪明”而缺乏“大智慧”的人,不然若干年后,被教授开除的人就有可能是他们。
慢慢来,自己来
从小孩进幼儿园开始,就会有手工作业,很多时候,看着孩子笨拙的双手和惨不忍睹的成品,我们做家长的忍不住“直接上手”,帮忙搞定。
孩子兴高采烈的拿着精美的作品到幼儿园,老师也非常喜欢这样精美的作品,可以展示。
所以每每到了手工作业这个环节,都变成家长才艺大比拼,而迷失了最初设置这个作业的本质。
孩子在过程中也发现借助别人的力量似乎可以更好的完成作业,后来一有类似的作业,直接找帮助,省力有效。
这就像写论文,自己从搜集素材开始,一字一句的斟酌,呕心沥血,效果绝对抵不过上网找资料参考,或者直接找枪手。如同按照C大“7%雷同就算抄袭”的标准,很容易就会陷入抄袭门。
所以从小,面对属于孩子的任何作业,我们都应该告诉他:“慢慢来,你能完成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不行多来几次,一次会比一次更进步。”
只说真话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非常惶恐。众所周知童言无忌,因为无忌,因为是真话,所以伤人。孩子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让周边的人难堪,特别是大人。
例如你带着孩子参加聚会,朋友送了一个礼物,孩子当场拆开,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他可能会直接说“我不喜欢”,也可能会默默的盖上盒子,挤出笑容,嗲声嗲气地说“我很喜欢,谢谢!”
你的孩子是哪一种表现?
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最初都会直接表达自己想法,后来被大人引导鼓励下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或者善意地说点小谎,随后主客皆欢。
现在的我就处在教孩子们隐藏情绪的阶段,这样为的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可是这样真的对吗?未来他们做学问时,是否也变得只会从众发表让大家都开心的观点,而不再自己的真知灼见?
我还没有想明白答案,但是在今后陪伴的日子里,我会尽可能的保护他们说出的真话,鼓励他们说真话,如果觉得那个场合不适合说,可以不说。
拒绝速成
偶尔看看朋友圈,我们经常看到“XX天学好XXX”的宣传,古诗也好,写字也罢,乐器也罢,各种“速成班”特别受欢迎。
有人说,中国人学习就喜欢速成;在学习上,学生喜欢买一个月冲刺期末考试,一个月突破四六级,一小时教你学会音标,各种速成宝典应接不暇。甚至读书,都不再是一字一句,而是快速“拆书”,迅速掌握核心内容。
真的有这么忙吗?学习真的能够速成吗?我们在他们小时候就让他们速成,长得他们还能耐得住攀登过程中寂寞吗?
拿教孩子学古诗来说,一字一句的教,让他们学会拼音,体会押韵之后的朗读之美;一字一句的品,让他们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背后的小故事,让孩子明白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带孩子旅游时有意识的告诉他们,这里就是诗里提到的景象。
这样的方式真的速成不来,也只要这样才能让孩子领会古诗的精髓;其他学习,也是如此。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家两个孩子个性对比非常鲜明,老大慢性子,经常看她着急的想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一直在斟酌如何表达,最后却有些辞不达意,偶尔还会想半天之后给出“不知道”的答案,让人哭笑不得。老二有什么说什么,一张嘴从来不停,好胜心强,各种事情都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多数时间说出来的都是对的,也有自己随意胡说的,现场往往被他逗得一片欢声笑语。
这样的个性分明下,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老二,有时候连我这个做妈的天平都会略略倾斜。
看了袁教授那封信之后,我突然发现老大的珍贵,还有对老二的引导方向。对于老大,我应该鼓励她的三思而后说,敢于说自己不知道,带她弥补那些不知道。对于老二,我需要告诉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做任何事情不求甚解是要不得的,不懂装懂会被人在心里嘲笑,最正确的方式是“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问,就学”。
袁教授在信中提到,那个学生特别喜欢不懂装懂,“不停地显出你什么都懂;参加讨论,不懂的事,胡说一通。上课,你原著不读,必读书不买,看一些网上第三手的书评、简介,就敢宣称:书读完,懂了。就敢狂加评论。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宣称,你懂了,你比同学教授都懂得快。”
最后那句话是根本原因,不懂装懂为的是比其他人都懂得快,那样会收获崇拜的目光,得到夸奖。这样的习惯必然是从小养成的。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谁都会犯错,大人常犯错,更何况小孩。面对孩子犯的错误,家长第一反应是批评,让他承认错误。
可孩子一旦倔强,一旦撒娇,家长可能会用“他还是个孩子”说服自己,原谅他,让他躲过必须要道歉、必须改正的环节。
错误如果影响的家人,家人会原谅会安抚;错误如果影响到外人,孩子拒不认错的时候,家长会挡在前面,替他认错。
孩子都是聪明的,长此以往,他们发现错误是不一定要承认,要改的。袁教授在信中用很长一段文字说了那个学习遭遇抄袭门之后的反应,他并没有承认那个错误,而且还一直抱怨袁教授没有接受他的解释,试图“赖掉”自己的错误,把错误推给其他人。
想想我们自己的孩子,特别是有两个孩子的,平时中是否有互相推诿、抱怨家长的行为?我家是不少。接下来的日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必然成为我的教育重点。
我仔细看了袁教授那封信好几遍,发现她很客气,只是认为那个学生不适合做学问,他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商人、老板,因为他够“机敏”。细细回想那样的性格,从商可能会因为人脉很快成功,做媒体可能会因为观点丰富吸引大堆粉丝,但接着往下走呢?一旦他想获得更高的成就,他依然需要精耕细作,现在的性格就是瓶颈。
因此就算我们不打算让自己的孩子未来从事学术研究,也要注意袁教授提到的问题,否则哪一行的道路上都有可能摔个大跟头。
以上观点,认同请点赞或转发,也欢迎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