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象曾在地球上生活了五百万年,但一万二千年前,气候变冷,产生大面积的冰川,四千年前基本上灭绝了。如今,澳大利亚公司Vow宣布在实验室里复原了猛犸象的肉,并做成肉丸子,近日从澳大利亚跨洋过海到达荷兰的尼莫科学馆,让人们看一看,闻一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2e23ab1c2f283097.png)
这个肉丸子比排球要小一些。先是小火慢炖,最后把肉丸子表层急火烤出硬壳,以便从澳洲到荷兰的空中不会被颠坏。
闻到的人都说,味道好极了,有人说的更具体,说味道像该公司以前做出的鳄鱼肉。谁也没吃过这个猛犸肉丸子,即使是创始人也没吃过。大概最终也无人敢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58acccdcc0db1abd.png)
创始人Tim Noakesmith直言心机:“我们认为,猛犸象肉丸子就是为了营造话题,让人们对这个崭新的未来感到兴奋。” 言下之意,就为了博眼球,逗你咳嗽,让你心痒,心向往之。如此,则不虚此行。
复原猛犸象的肉,实际上很费周折。先是要提取到猛犸象的肌红蛋白(myoglobin)的基因,这一点不难,但依据社会上公开的数据无法完整复原猛犸象DNA的排序,出现了一些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就参照非洲象的基因组给补齐。非洲象是猛犸象的近亲。然后将猛犸象的肌红蛋白基因依托微量电流高电压嵌入到绵羊细胞中,进行培育,遂成猛犸肉丸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a0305d21a09b1c30.png)
美国替代蛋白推广机构GFI的科学技术经理Seren Kell表示,希望猛犸象肉丸子会开启社会对于细胞培育技术的想象边界,他坦诚猛犸象肉丸子的基因非同寻常,因为常规的细胞培育肉企业都是专注于牛肉、猪肉和禽肉。
猛犸象肉这件事就此打住,不会再有下文,因为公司不打算将猛犸肉商业化,只是当作个宣传噱头。真正要商业化的是其鹌鹑肉,如果不发生任何灰犀牛和黑天鹅之类的意外事件,计划在年内晚些时候在新加坡上市销售鹌鹑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c714a26191d7059e.png)
全球气候目前在变暖,约100万种动物(包括人类、企鹅、北极熊、考拉)面临灭绝。世界各地有100多家公司正在开发细胞培育肉。
就在澳洲公司Vowzhanshi展示猛犸象肉时,全世界第一家宣布倒闭的细胞培育肉公司出现了。美国加州的New Age Eats宣布由于资金断链,停止运营。New Age成立于2018年,2021年完成A轮融资2500万美元,总共融资3200万美元。更早些时候,在2020年,完成种子轮融资270万美元,。去年六月宣布建设一个7000平方米的中试工厂,并计划于年内开工生产(当时有50名员工)。 去年七月也开始新一轮的融资,接触了很多投资人,觉得谈话挺好的,聊完之后就此踪影皆无。工厂快要完工的时候,资金出现缺口,同时发现自己的科研团队的进展也偏慢,拿不出可以为工厂配套的规模化的技术方案。骑虎难下,内外交困。今年1月在LinkedIn上发文说要转租这个工厂,无人问津,现在只好选择出售这个工厂(包括三个实验室、冷藏冷冻间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d932cb58d13022df.png)
有几家公司对New Age Eats的工厂和知识产权感兴趣,尤其是它的感官平台(Sensonomics Platform),该平台可以将植物肉和细胞培育肉融合在一起,形成感官上与猪肉香肠类似的最终产品。创始人Brian Spears有些懊悔,过去投资人总是怂恿他要大胆烧钱,向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冲刺,现在他觉得当初花钱要谨慎,要算计。他希望,New Age的倒闭不会给整个细胞培育蛋白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给同行留下个话:这个行业的投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New Age的问题在于,钱烧太快太大方了,后续投资人没有跟进,造成资金断链。
世界投融资跟踪分析机构Pitchbook的数据显示,随着2022年经济收紧,投资者开始捂紧钱袋。与2021年相比,去年替代蛋白的投资同比下降了42%。
New Age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猛犸象,成为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8626/e26a5f9b46ad4181.jpg)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