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商人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奸诈的形象,奸诈已成经商之人的代名词,有无奸不商之说。

事实上,”无奸不商“这四个字来自古语“无尖不商”。古今虽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商人的内涵就完全变了,变翻个了!说明当今的商人同远古商人的“老实做人,诚信经商”的商业原则相背离。

古代人经商,主要是做粮食生意。那时的商人都是用统一尺寸木箱状的“斗”作容器,当作计量器具。用“斗”计量物品时先将“斗”盛满,然后用一木质直杆将“斗”的表面刮平为准,视为“一斗”。古代的商人在实际经商过程中,用斗量好后,总是在斗的平面上再添加一些,让“斗”带尖一表示对客户的让利,增加回头客。在古代,商人明白经商靠的是诚信,他们将生意视为同顾客联系感情、服务顾客的纽带,而绝对同“奸诈”没有半点关系。

为什么现如今的商人在大众心目中会普遍称为“无奸不商”呢?这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密切相连。改革开放前,纯朴的人们为了贡献国家建设普遍生活拮据。改革开放后,一批经商之人为了尽快富裕起来,只顾眼前利益,只要来钱快,哪还管什么良心道德!一些人就开始不择手段,制造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经营上出现短斤少两现象,因此,在人们心目中经商者就形成了奸诈形象。扭曲了历史上商人的诚信为本的根本!这类不良商人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今天是该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