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名士篇18 | 王戎

作者: 绿阴冉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1 18:44 被阅读0次
王戎,字濬冲。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曹魏凉州刺史王浑的儿子。

王戎自幼聪颖,神采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

王戎跟妻子感情非常好。

妻子常称王戎为“卿”。在魏晋时,“卿”是不能随便叫的。“君”是陌生人或关系一般的人之间的称呼,而“卿”则是亲切的不见外的称呼。

一天晩上,以俭吝著称的王戎跟妻子关起门,在灯下算帐,算着算着,帐单有些对不上了,妻子就对王戎说:“卿啊……”

王戎说:“一个女人家,老称自己的丈夫为‘卿’,不合礼法,以后别这样叫了。”

王妻娇嗔道:“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卿,谁叫你卿?!”

王戎把手中的账本一丢:“说得好啊!”立即把妻子揽入怀中。

王戎以俭吝著称,被人熟知的故事,有以下几则:

其一:“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悦,女遽还钱,乃怿然。”

王戎的女儿嫁给大臣裴。出嫁前,王戎给了一些钱,但叫女儿打个借条。婚后女儿回门,王戎就没给过好脸儿,再后来女儿把钱还了,他这才露出笑容。而这时候,王戎是西晋的司徒,宰相级别。

其二:“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说的是:王戎侄子结婚,他只送给侄子一件单衣做礼物,过了没几天,又要回来了。

其三:魏晋人好吃李子。当时,洛阳城里,王戎与名士和峤家的李树最佳。后来,和峤家的李树被小舅子王济给砍了,于是王戎家的李树成了第一。王戎呢,虽然身列三公,位极人臣,但私下好做个小买卖,经常乔装打扮,带着李子去市场上摆摊,可又担心别人得了种子,于是卖前往往将李子的核钻通:“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王戎之所以表现得超级吝啬,大约跟当时纷乱的政局有关。或者说,是为自己涂了一层保护色:我无意权力之争,只是好点财而已。

东晋艺术家戴逵曾作《竹林七贤论》,在其中也表达了类似看法:“王戎晦默于危乱之际,获免忧祸,既明且哲,于是在矣。”戴逵认为:在当时险象环生的政治风云中,王戎的做法实在不应被指责。

如此看来,王戎的吝啬背后是一种无奈,喜剧背后是一种哀伤。

相关文章

  • 《世说新语》名士篇18 | 王戎

    王戎,字濬冲。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曹魏凉州...

  • 【世说闲话】性灵与礼教

    今天要说的还是《世说新语·德行篇》里的故事: 说王戎、和峤这两位名士的母亲都同时去世了,这两位先生皆是孝子,但尽孝...

  • 五步十问之《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反思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的是王戎年仅七岁,就能...

  • 读书思考一:不同的故事说明不同的道理

    《世说新语》雅量篇有则小故事:王戎七岁,常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

  • 自私,是人类永恒的毒药

    《世说新语 》对王戎颇有微词,“王戎有好李,卖之,控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王戎家有好的李子,卖...

  • 晨读笔记(2019.04.21)

    第一 《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后世名士,则连...

  • 思维阶层

    在《世说新语》中有个“王戎识李”的故事,七岁小孩王戎和伙伴们玩耍时,发现路边有一颗李子树,结满了李子。除王戎外,所...

  • 竹林七贤~王戎

    说到王戎,读过《世说新语》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从小聪慧的机灵鬼。 王戎字濬冲,琅琊临沂人。琅琊郡在秦朝...

  • 艾克曼:不善于发现别人真实感受的人,更好相处

    《世说新语·德行》 【原文】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戏文】 王戎说:“跟嵇康相处了二十...

  • 孝本正经

    世说新语德行篇里面有这么个故事,说王戎与和峤二人同时丧母,他们都表现出了孝心,王戎悲痛以至于身体衰弱卧病在床,和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说新语》名士篇18 | 王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xi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