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作者: 呼喊边缘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07:18 被阅读24次

    秋尽江南,青山隐,寒水迢。

    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落叶西风漾开的古韵,是千百年江都的历史沉淀,一次一次渗透。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几经磨砺,温润有方。长江流域多少文化底蕴,以扬城玉文化为代表传承至今。我们慕名而来,追根溯源。

    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1、时遇诸君,脱胎玉质

    红木茶几上放着紫砂壶,端起茶杯对我们微笑的老先生是扬州玉雕大师江春源老师。第一眼见到江老师,就能感受一种刻进骨子里的高洁玉质。古稀老人,不失风度,仪态端庄,诙谐风趣。我们好奇,五十五年雕刻路,怎么能走的这样坚定不移?江老师笑谈“我真的爱这个行当啊!”

    19世纪60年代初,自然灾害在扬州同样蔓延,饥饿和贫穷让太多学生没有办法继续读书。那时候,江老师16岁初中毕业,迈入玉器厂工作,这一步就是一辈子。江老师坦言:“那时候没想过走多远,就是觉得玉器神奇吧。被分在第一道工序车间,基础打得牢,还能看看玉雕成品,花鸟裂纹,那时候确实新鲜。”初来乍到,江老师没有成为大师那样宏伟的目标,只是对玉的爱,确是在用老机器切料的小车间里成形的,这之后的一切成就,也离不开那时的兢兢业业、扎实基础。

    “成功靠的一定是努力。”在天赋和努力中江大师把他所有的盛名归功于努力。刻印章,画水墨,外出写生,博览群书,日复一日,从未疲倦。江老师写的《源来如此》中提到他对国画的热衷,是在别人闲暇娱乐之际自己心无旁骛地于书桌前滃染水色。不仅是工笔还有泼墨,江老师的雅舍里,除了成列的玉雕大作就是他的水墨画了。能够想象江大师一支浓淡枯润的笔把翰墨牵连,老练和豪迈收敛在一圈圈藤蔓里,葫芦和丝瓜,一静一动,一起一伏,是沧桑岁月归于平静。“做得好玉雕的人一定要会画画。中国那么多传统文化艺术,息息相通。”

    “我在国画里寻找灵感,就不会遭遇瓶颈。心情不好的时候拿起玉自然澄明豁然。”我们能想象平铺宣纸挥毫起势的江老师,也能想象坐在水凳上精雕细琢的江大师,还有生活中远行受教,弘扬非遗精髓的江老先生。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

    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2、辨石辨玉,切磋琢磨

    治玉不易,雕琢复雕琢。从选料到雕琢最后抛光,其间消耗的心血之多,历时之长我们叹为观止。品玉的道理就像读人,由表及里,对做事做人都有益处。古人云“辨玉先辨石”,江老师说玉各有其次,要爱惜,要善用。“以前人都爱看白玉无瑕,现在又讲究皮色,时代在变,品玉之道也要变,但我们做玉人的本心不能变。”每一块玉,画线描前都要反复构思,成竹在胸。没有差的人,没有病入膏肓的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大师力求每一件成品都是精品。他笑道:“我们做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这些笑谈背后可以看见是多少的坚持和努力,这就是所谓“工匠精神”吧。

    “工匠精神”广为流传之际,“古董热”的浪潮也席卷而来。机雕和电脑雕刻一下子占领市场,买玉的人只求一块玉,却不知道“片玉万黄金”的真正含义。江老师坚定地说“坚守传统,不能离开手工。”玉里的切磋琢磨不能少,电脑代替不了千百年来孕育的匠心,更解读不了玉里的中华文化。在纷繁复杂的“玉雕大时代”里,贵有一颗金相玉质洗涤尘俗的心。

    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3、比德于玉,一脉相承

    江老师雅舍的二楼有一块题匾——相玉人家,江老师令郎江峰教书育人十年,看到了中国人教育里对工艺美术、传统文化弘扬的缺失,还有新一代孩子们审美的缺失。于是他放弃教书,携手父亲继承玉雕文化,传承、发扬。

    “每一块玉都有故事,每一个玉雕都有意义。”江大师的螳螂白菜背负盛名,而白菜的学问却有很多。古人爱白菜,是“百财”“摆财”之意,螳螂和螽斯是不吃菜的,即有“护财”之意。《易经》中的贲挂,与素淡之美的和田玉相通。“白贲无暇”有指绚烂又回归平静,这是虚中有实。离卦却是繁缛富丽,落于白菜就是百姓的生产劳动和古艺术的交相辉映。

    “非遗文化很难传承,除非应用到日常生活,但这又有违本意。”江峰老师无奈地指出传承非遗之路的艰辛,但是这代表了扬州玉文化的相玉人家正在践行着这艺术文化、匠人精髓的传承。尽管江大师说“肯花功夫的‘大师’在我们这一代以后就没有了,一辈子的玉雕路,不是随随便便能走出来的。”但有幸,江老师带领着更多的人创新地学习,他的徒弟、亲人、学生还有和我们一样前来请教的人会带着他的精神一起去传承玉雕文化,中国文化。

    炉瓶手艺,中国第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琢成器,非遗名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yk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