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
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觉就像是做了一回他们一家人生活的旁观者。娓娓道来的生活点滴,没有幽怨,没有抒情,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却溢满了浓浓的情意。
这本书分为三章。
第一章,我们都老了,两篇就写完了。
第二章,我们仨走散了,杨绛先生运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方法,似梦非梦,虚实相间,刚开始我并没有看懂,直到看完了才知道这一章就是钱媛女士和钱钟书先生相继去世的最后时日,那是他们三人同行的最后一段路。
第三章,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着墨最多的部分,用最质朴的言语,给读者呈现了精英知识分子真实的家庭生活。
我最感动的是他们一家人的亲情。当然首先是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杨绛先生回忆他们唯一的一次吵架,就是在回国的船上,因为一个法语单词的发音。虽后来经证实是杨绛先生对了,她似乎没有获得赢的乐趣,输了的当然也不会开心。
他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两人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这点感受颇深,在婚姻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拿一台天平来作为幸福的衡量器具,一丁点的不同,就会使婚姻的天平失去平衡。
却不知婚姻观里,存异才是大智慧。
当然,这样的两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亲子关系也是非常融洽。
杨绛先生写到女儿圆圆两年未见到爸爸,“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钱钟书先生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
钱钟书先生悄悄地在女儿耳边说了一句话。圆圆立即感化了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圆圆始终和爸爸最“哥们”。
杨绛先生对女儿学到了自己的父亲的榜样:孩子决定的事,从不干涉。
所以圆圆实现了儿时梦想,当了一名老师,当然是老师中的尖兵,一名教授。
还有一个细节也是很触动我的:杨绛先生爱整洁;圆圆常和爸爸结成一帮,暗暗反对妈妈的整洁。例如妈妈搭毛巾,边对边,角对角,齐齐整整。他们两个认为费事,随便一搭更方便。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当然这也是存异的一部分,这个部分融于生活细节中,杨绛先生的这种坚持和接纳,家庭的幸福和温情虽未表于言语,却如一湾泉水流入我的心田。
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家三口饱受颠离之苦,特别是女儿的身体不好,却不闻杨绛先生言语中有丝毫的怨恨和遗憾。
当然就如杨绛先生自己所说,他们是见过世面的,不会顺于谣言,也不会随波逐流,他们不善政治也很少着墨与政治。
就这样一部写自家三口的书,虽平淡,却不觉无味,虽是平常的人生,却给人不寻常的触动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