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读书人和一个文盲是邻居,两人目标一致,都是成为富人。读书人每天坐而论道,每天规划着成为富人的路径,而文盲自知智慧不如人,便认真听并按照富人的建议去执行。
十年后,潜心听课的文盲成为了住进了富人区,而读书人,还是在穷人区里讲致富经。
我们做事情总喜欢一拖再拖,结果错过了很多机遇,留下了很多遗憾。
法国心理学家朱尔斯·贝约尔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绝大数人的目标就是不带脑子的去生活。”
我大姨的孩子,大学期间,不知怎么养成了拖延症。
早上起床比谁最晚,晚上睡觉也比谁都晚。一刷手机,就没有时间概念。
不止这个,作业也是。说好的下周一交作业,偏要磨叽到了周末,实在完不成,就找别人帮忙。
后来 ,临近毕业,同学的论文都陆陆续续即将完成,他才着急,天天熬夜赶。
好在,勉强过关。毕业以后,好不容易进了一家设计公司。
每次出门,不磨蹭到最后一刻,绝不动身。不难想象,赶到公司,他掐点的慌忙样子。
午休时间,去餐厅吃饭,他一边吃,一边刷手机,一个小时都吃不完。
别人抓紧时间休息一会,养精蓄锐,他却根本没有休息时间。
上班时间,时不时地看看朋友圈、刷刷抖音,聊一会天,然后到下班时间,发现工作没干完,只好加班。
加就加呗,还抱怨个不停,嫌这嫌那,弄得谁都心情不好。
实践报告,留足了两周时间,他偏要磨蹭到第二周的周末,实在没辙了,焦头烂额忙到半夜,最后不得不应付交差。
安排的任务一拖再拖,没有一点主动性。
经理批评他,他就带着情绪去工作,方案做得一塌糊涂。
时间长了,经理不愿再交给他重要任务,只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方案。
随着公司走上正轨和更多新人的加入,公司开始精选人才,他自然就成了公司的第一批淘汰者。
大姨每次说起这孩子,就叹息,难过。想着孩子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就万事称心了,没想到拖延的坏习惯害了他。
现在窝在家里,他不停刷手机,玩游戏。一说找工作,就说再等等看吧,反正最近疫情,啥也干不成。
想干啥呢?等你想干的时候,别人早就各就各位了,轮不到你。
很多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拖延已经成为习惯,普通人群中也有超过20%的人有习惯性的拖延行为。
拖延,实际上是对惰性的纵容,是极其懒散的习惯。它不仅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怀疑自己的毅力,甚至让人失去目标,萎靡不振。
我们常常一边拖延,一边内疚,一边焦虑不安。
内疚和自责让我们越来越怀疑自己,觉得自己迷茫不堪,碌碌无为。
给拖延症者几个建议:
1、固定好时间。
2、消除一切干扰。
3、学会分清主次。
4、设立好主要目标。
5、制造压迫感。
举一些例子:
对生活有一个井井有条的计划,清楚知道每天要做些什么;
把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提前做好安排,如明天穿什么衣服;
选择明天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事情,并安排时间进行;
知道你如何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明确完成工作的做事方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拖延不仅会影响你的生活,甚至还能够悄无声息地毁掉你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