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是让我“头痛”的,我也肯定自己是没有如此天赋的。然而,我却没有放弃对它的好奇心。只是时间问题——我老了,否则,非要在“数学池”中“泡一泡”不可!——不相信时间久了它不“活化”于我心。
哲学上的“本体”“本体论”,据说也是很让人“头痛”的。由于“嗜好”,我跳进了这“本体论”的“池子”,“泡了四天”而获得了“活化”——不仅明白了,而而活生生地生长在我心了!怕是“本体论”要“头痛”于我了——“怎么让他弄明白了?”
“熟能生巧”该是解释“活化”的最好成语了吧?“一回生,两回熟”是对“熟能生巧”的生活实证,将任何书本内容“活化于心”不过如此。其实,这在哲学上就是“认识论”——认识的基本方法。中国哲学的表达是“熟读玩味、深求玩味”。
就读书来讲,读书的“本体”是什么?不就是“让书本内容活化于心”吗?更具体的“指向性”“意向性追求”“终极关怀”则是“要考上大学”“要考上研究生”“要考上公务员”等等尚为“无”的“在”,或者说是“将在”。“在”就是“本体”,即“无穷无尽的指向性”“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指向无限的终极关怀”,但却是“思想中的存在”,不是“现实性的存在”即“经验实体”的“在者”。人,仅仅是为了“吃饭”而活着吗?显然,人必须吃饭,但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而是为了某种“理想性”而活着。“本体”就像人们常说的“梦中情人”。“本体论”呢?就是“找到梦中情人”的一套理论。
这就是我将“哲学的本体论”“本体论的哲学”内容“活化于心”之后的“解释”与“应用”哲学本体论。书本内容“活化于心”之后,所谓“笔记”就是自己的“提纲挈领”,而不是“抄书”了。当然,书中可应用的“精彩观点”该摘要还是要摘要的。不过,如果书本已“烂熟于心”了,不作摘要亦可,到应用时,不是一翻书就找到了?故而,书既可以是自己的“读本”,亦可以是自己的“笔记本”,自己的“书法”再好,也不如书“印刷”得好吧?至于“烂笔头”,是为另一种“读书法”——“活化于心”了。
在当代人生,特别是大学生要读的书太多的情况下,“一本书一支笔”的“反复读思”的“活化于心”模式,该是最富效率也是最为简便易行了,关键是在“熟”字上下功夫、做文章,也就是让书本内容像一个人一样在自己心中活起来。
该读的书太多了!怎么办?这要注意“一个前提”,做到“一个提升”。从专业上讲,任何专业的“基本理论”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所以,要把这一“前提的功课”做到“活化于心”,比如“中外法制史”“法理学”这个一切“法学思维”的“前提”做到“根深蒂固”了,再看其他任何法律文本都会“迎刃而解”,但若“法学思维”的“长宽高”不够,其“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样“一个前提”是必须要清楚明白、切实做好功课的。“一个提升”便是注意“提升自己的思维速率”,就像汽车行驶一样,必须由60码-80码-100码-120码地不断提升而“高速行驶”。办法只有一个“踩油门”——读书则是“每天3-5万字的阅读”——量中求质、以质促量、质量互变。非此,恐怕孔孟在世也无能为力了。
任何技能的“活化于心”“烂熟于心”都是“反复律”,无法回避,也不该逃避。这也是读书人、职业人不能忘记的“定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