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心理
做能够反思、整理和接纳自己的父母

做能够反思、整理和接纳自己的父母

作者: 生如夏花zhm | 来源:发表于2023-10-07 16:30 被阅读0次

不少案例显示,那些从原生家庭中带来心理创伤、遗憾,对自己人生发展和婚姻不满的父母,更容易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在孩子面前更容易情绪失控,也更容易养出厌学的孩子。因此,要帮助孩子面对厌学,父母就需要学会不断反思和成长。

每对父母都曾是孩子,与自己父母相处时曾被忽视,责备甚至虐待,这些会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影响着我们与孩子伴侣的相处。比如从小被父母强势控制的男人,在自己的小家中可能会效仿。一个从小在情感上得不到母亲回应的女人,在和自己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也不知如何安慰孩子的情绪。我们需要定期对自身情绪和行为习惯进行梳理。

A先生,事业成功却极无自信,总觉得自己成就不够。另外,当别人提出过分要求时,虽内心抗拒,行动上却无法拒绝。他对孩子要求极高,孩子考到年级第一还不满意,还希望全市第一。小学孩子唯命是从,初中后反感父亲拒绝上学。与孩子冲突时,A先生想和孩子理论,却又恐惧争论后孩子不理他。

A先生是家中超生的孩子,为避免检查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远方亲戚家寄养。因疏于照顾婴儿时的A先生,差点被饿死。年龄大些,回到父母身边,生活依然不好过。

母亲极度自卑,很在意他人的看法。她想让丈夫比别人家的好,想要孩子比别人家的优秀,想要借助丈夫和孩子的优秀来支撑自己的自尊。对孩子要求极度苛刻,从未夸奖和认可过孩子。这些经历对A先生的成长影响很大。

他总觉得样样不如别人优秀。于是他从不敢片刻的懈怠不停的努力,想要证明给妈妈看。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自己创办的公司也风生水起。但他无论怎么努力,怎么成功,都没办法让妈妈满意获得妈妈的认可。

小时被送养差点被饿死的经历,在他脑海中也刻下了深深的恐惧。他时刻害怕身边重要的人,会再次像小时父母那样抛弃他。

为了不被抛弃,他有两种方法来确保自己的安全。一是不断努力,使自己成为别人眼中那个有价值的人。另一个则是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压抑自己不满去迎合与讨好别人,避免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避免别人抛弃他。委曲求全,看似一切安好,但他自身的需求却被压抑了。

而且A先生这种不断努力取得更好成就,以获得安全感的生存模式被他无意识的带到了和孩子的相处中。他害怕孩子不够优秀,而不被别人接纳,于是他不断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使得他在和妻儿发生冲突时欲言又止,压抑自己。被压抑的总会爆发,且不可预料。这也使得妻儿很难接受,他们回避和他沟通,儿子也拒绝上学。这种反应,又激起了他被抛弃的恐惧。这样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所以与孩子的冲突,一方面跟彼此的沟通方式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A先生需要去处理和自己父母的关系。

搞清楚了矛盾的源头,这本身就很有价值。情绪再次出现时,A先生能够更快的察觉到。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对自我认识的逐渐加深,A先生对自我情绪的调控也更加自如,情绪更加稳定,对孩子的焦虑也能给予更好的安抚。

在此过程中,A先生也逐渐开始欣赏和接纳自己。他每天找出自己的几个优点,用实实在在的证据来提高自信。

唯有欣赏和接纳自己,对生存的焦虑才会缓解,才愿意放开对孩子过重的期待

那些对他人百般挑剔的人,其实真正不满的是自己。真正接纳了自己,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

关注自身优点,增强了自信,也可以促进与原生家庭的和解。因为你对自身更有把握时,你的情绪会更稳定,遇事不乱。而身边的人,也会和你相处时感受到你的坚定、清晰和自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能够反思、整理和接纳自己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kv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