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伊始,我对工作的厌倦与日俱增,在第二次提出辞职未果后,我决定放下这无尽的内耗,从改变我能掌控的事情开始。想想年初立下减重三十斤的目标,我决定从运动开始。
由于我体重基数较大,膝盖又不甚强健,暂时无法快速跑起来,于是选择了从快走开始。最开始,我一边快走还一边想着白天的琐事,但随着速度加快,呼吸变重,我的注意力就完全转移到身体上,如何调整呼吸,如何摆动四肢,要再往前多走一点点。之前想的那些烦心事,早就已经不知道被挤到哪里去了。从2公里,到3公里、5公里……随着快走的距离一步一步拉长,每公里的速度一点点变快,腿也一天天不再酸痛。这些每天都看得到的进步,让我欣喜不已,也让我对日子越来越有信心。工作、家庭上的那些烦忧,似乎都随着畅流的汗水蒸发了。此刻,我才终于明白哈佛大学讲师泰勒的那句话:“运动,是最强劲的精神药物。”
运动,不仅能治愈当下的糟糕心情,更能给予人长久的精神滋养。朋友小周,每逢工作忙碌生活烦闷时,就会早起晨跑。他喜欢沿着江边跑,直到清晨的阳光变得刺眼,他才停下来。简单拉伸后,再习惯性向江对岸吼两嗓子。小周经常把这个习惯推荐给身边的人,他说:“别小看这动作,这种歇斯底里地叫喊,可以把肺部里的浊气,瞬间被排走,整个身体变得轻松、无比舒畅。”可见,人在运动的时候,身体内真的会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正向情绪物质,让人缓解情绪,获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愉悦。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因长期超负荷工作,身体一度亮起了红灯,高血压、失眠、焦虑都找上门来。后来,他把跑步当作缓解的方法,不但病愈了,还成为了运动形象大使。他还在自己的书《白说》中写道:“越是累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是跑步。”
快走、跑步,只是运动中最简单易行的两种。当然还有其他的运动,只要你能定期让身体动起来,就可以减少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感。维珍集团的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 (Richard Branson),他就热衷于冒险和极限运动,包括热气球飞行、帆船和风筝冲浪,这些活动对他来说是压力释放的一种方式。知名作家、导演韩寒,同时也是一位赛车手,他通过参加赛车运动不仅挑战自我,也在速度与激情中寻找到写作和生活的灵感。著名演员胡歌,他对登山和徒步旅行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接触自然和挑战自我,来调节情绪和保持心理健康。还有孙俪,她通过瑜伽和冥想等方式保持身心平衡,她还经常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鼓励大家关注身心健康。
美国《体育与运动心理学》杂志,曾发布过相关研究结论:“仅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立即改善抑郁情绪状态和快感缺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迷、压力巨大的时候。此刻,与其在焦虑、烦闷中内耗,不如走出门去,跑步、打球、游泳、瑜珈……无谓何种运动,当我们的身体伴着呼吸的律动,随着肢体的舒展,情绪的枷锁就会被悄然打开。大汗淋漓之后,身心自然变得轻快,人也会慢慢变得自信、乐观。
春天来了,一起动起来吧,让幸福的多巴胺,治愈我们的身体和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