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我饿。”
妈妈:“你怎么会饿呢?不是刚吃过东西吗?”
孩子一脸无辜……“我真的饿了,没有说谎。”
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被无情的忽略。
儿子 “爸爸!”
“嗯。”爸爸看着手机
“爸爸。”儿子再次喊道
“说,怎么了?”爸爸看了一眼儿子,继续看手机。
“你知道吗?今天老师说热水冒气,是因为水热,夏天的冰糕也冒气…”儿子看着爸爸说着。
“哦,是的,那是因为冰在夏天的气化。”爸爸还是没有正视儿子。
“哦。”儿子看似好像明白了,他感觉到爸爸很忙,就走开了。
孩子一脸无奈……“我还有问题要问”
孩子的质疑思维被无情的扼杀。
孩子伸手要摸桌子上的东西。
妈妈:“别乱动!”
妈妈赶紧把东西拿走。
孩子一脸茫然……“为什么我不能摸呢?”
父母以为这样会可以保护孩子,也保护东西。
孩子要感知世界的渠道被父母无情的阻断。
孩子穿衣服,一直扣不上口子。
妈妈看不过去了,妈妈:“快点,怎么这么墨迹。”
过去帮着扣上扣子。
孩子一脸的呆滞……“做事不应该慢慢来吗?”
父母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孩子动手能力被无情的剥夺了。
孩子摔倒了。
孩子哇哇大哭。
妈妈“不疼不疼。”
妈妈“坚强些。站起来,不许哭。”
孩子一脸的委屈……“真的好疼呀!不行你试试。”
父母以为这样孩子就会坚强。
孩子的情绪被压抑着。
孩子在认真写写画画。
妈妈“把头抬起来,喝口水。”
孩子依旧在认认真真的画画。
妈妈提高八度“听见了没有?”
孩子一脸的不知所谓……“为什么突然发火了?”
父母以为这样可以矫正孩子的习惯。
孩子的一个习惯没养成,专注力反倒被无情的打破。
两个妈妈见面,孩子在旁边。
“你们家孩子考得不错。”
“嘿!我们家这个题都会,就是粗心。”
孩子一脸的若有所悟…..“原来我就是粗心。”
父母以为这样是谦虚。
孩子被无情的贴上了就是粗心的标签。
父母在讨论家里要买的沙发。
妈妈“买绿色的吧。”
孩子听到了跑过来“你缺心眼呀!怎么买绿色?”
妈妈怒发冲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一把拉住孩子,一边打一边说“跟谁学的?我让你骂人?”
孩子满心的委屈……“我刚学的词,就是想显摆一下,我哪知道这是骂人呀?”
父母根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说。
孩子被无情的剥夺了解释的权利。
父母又在家里讨论家里买个什么样的沙发垫。
妈妈“买绿色的吧。”
“我想要白色”孩子冲出来说。
“去一边去,你懂什么?白色的那还不脏死呀?”
孩子一脸的难过…..“我不是家里的一员吗?为什么不能参与?”
父母们以为孩子在瞎掺和。
孩子被无情的打击了刚刚燃起的责任心。
父母就这样毫无意识的,慢慢的,一遍又一遍的,把孩子的成长打压下去。
孩子的感受,被父母习惯性的忽视、否定或轻视。
孩子们内心都在呐喊,就像当年的我们一样,“我们需要尊重。”
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你就能倾听孩子,你才能真正的帮助他们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