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90128/ba4b9b6ac1d4defc.jpg)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一个小炕桌。四方形,约40厘米高,60厘米宽。它既是饭桌又是我们平时写作业的书桌。紫檀色的桌面,桌面天长日久被衣服蹭得锃亮。它是我童年陪我最久的一件家具。
在农村,男人都不进厨房的,做饭都是女人的活。从地里回来,母亲撂下手中的工具就一头扎进了厨房,父亲呢,就开始忙活着给牲口铡草,挑水。饭做好后,母亲盛好饭就招呼我们去端饭。第一碗第二碗肯定是给爷爷奶奶的,接下来就是父亲,然后是从最小的孩子开始,所以母亲和大姐都是最后一个才吃饭的。夏天的时候,我们都是在院子里吃饭。有时候是坐在小凳子上;有时候就直接坐在门边上;有时候则是端着饭出门,一边和村里人聊天一边吃。只有在冬天的时候,小炕桌才充当饭桌的角色。
开饭前,母亲吆喝一嗓子。我们就把炕桌从地上搬到炕中间,一家人围坐在炕桌周围,大人们都盘着腿,小一点的孩子可以伸着腿从炕桌下面穿过去。炕上热乎乎的,炕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在农村吃饭速度很快,没有细嚼慢咽这一说法,因为没有下饭菜,更不会有细细品味的闲情。吃饭也没啥讲究,端起碗就是一顿猛吃,有时候甚至囫囵吞枣。只听到“呼呼”的声音,好像是在比赛。喝汤的声音,吸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在这场比赛中,父母肯定是佼佼者。一碗饭到时候父母手里,三下五除二就消灭干净了,听声音和节奏几乎就是一气呵成。我特意观察了一下其他家庭,几乎都是这样,这也许与父母所处的角色有关。父母这么着急吃完是有原因的,吃完饭还有活等着呢。
到了晚上,小炕桌就变成小书桌了。家里仅有的这个小书桌在这时候就变成了我们兄妹四人互抢的对象。这样一个书桌最多也只能容纳两个人写作业,有时候还会出现碰头的现象。书桌的分配问题就变成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我们之间也产生了很多的矛盾,我们为这事吵得脸红脖子粗的,闹到父母那里。最后还是大姐二姐做出让步,她们趴在炕上写,把书桌腾出来让我和我哥享用。现在想想,还是姐姐们懂事,总在最关键时刻让着弟弟妹妹们。
这个小炕桌陪着我度过了小学生活。到今天依然能回忆起趴在炕桌上,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学习的情景。
现在,小小的炕桌已经静静地躺在老家房间里很多年了。它普通的样子,承载着我童年所有的努力和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