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要学会对自己好点,像春夏秋冬如约而至 |
有次和朋友吃饭,她手机响了却没有接,按下静音键放在桌面上,一直到屏幕熄灭,过一会儿她给对方回了个信息,她边打字边跟我说,有什么事儿不能打字说么。
我怔住,就像心事被窥探了一样,这句话准确地击中我的软肋。每次打电话之前,电话的嘟嘟声都让我感到隐隐的不安,不知道“嘟”声会何时停止、是否会在下一秒突然停止,也不知道未知的对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延伸和意外……
这种感觉大多在电话采访的时候,在跟打一通严肃的电话时,心情就像被老师传唤去办公室喝茶,在等待老师开口的时间里总是有点忐忑。
电话里,但凡有片刻的沉默都会让两边的人感到后背发凉,每次回答前总是在一瞬间想象几十个这样回答以及可能得到的反馈,最后脱口而出的却还是自己不太满意的那句。
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手机不离身,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接打电话这件事儿感到焦虑。
其实让我们恐惧的并非是电话,而是害怕回应未知的风险,害怕“失控”和“不确定”,我们担心说错话,更担心被问到回答不了的问题。相比之下文字就轻松多了,我们有时间斟酌,组织语言。
我很喜欢微信将语音消息转文字的功能,看一眼文字大概就知道是个什么事,请教还是闲谈,修改方案还是课业通知,担忧总是能减少那么一点。
同样,早晨一觉醒来,比起一个未接电话,我更喜欢面对未读信息,读文字的时候才感觉到自己在不紧不慢地呼吸、思考。
手机静音,这个习惯缘起到还有一个原因——降低期望值。
失恋或者冷战时,给朋友发消息以后,嘴上说不介意,心里却还是期望能快点收到ta的消息,逐渐厌烦了等在屏幕前,我学会了将手机静音,然后说服自己,一定是因为静音,手机才没有消息提示。
许久之后打开手机,红色圈圈里的消息提示就像是一个惊喜,也消除了等待的疲倦。
生活不总是充满惊喜,失望时常把我们的生活和心情戳的千疮百孔,总说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但也不是说要降低所有事物的期望值,才能更加快乐,只是用单纯的手机静音方式,降低对这些细小失望的在乎程度,换取一些甜滋滋的小确幸。
万年静音星人,也只是想被生活温柔以待。
我想起了以前在公众号介绍里写的那句:“生活无糖,要在每个渺小的日夜里去努力,把自己变甜。”
文字 | 东东
排版 | 东东
图片 | 赵无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