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读书总结

作者: 讲故事的阿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10:34 被阅读4次

    1.

      2016年底,北羽大哥号召“读书空间”的书友做一个阅读总结,受北羽大哥、Jakie姐等书友影响,自己也作了一篇。今天重读总结,忽然意识到那年阅读经历的重要:阅读的问题意识、主题性阅读的尝试、阅读体系的搭建都在那时开始和完善,自那之后,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成了寻找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家乡晨曦 摄影:桃子

      现将总结整理后推送,用心写下的文字,重读仍不失那时味道。

    2.

      1—9:《中国文化要义》《论语别裁》《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国史大纲》《梁漱溟自述:这个世界会好吗?》《人心与人生》《论语新解》《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批注》。

      前四本书籍是2015年开始阅读2016年年初结束的,其中《国史大纲》只重读了其中的一些章节。钱穆先生的书自己很喜欢,总觉他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很深沉的爱;梁漱溟先生的《中国文化要义》让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特别地,阅读梁先生此书对自己思考问题启发很大,正如梁先生所说的,成为一个“问题中人”,阅读中自己也注重养成“问题意识”。后来又阅读梁先生的《梁漱溟自述:这个世界会好吗?》《人心与人生》,但在阅读这两本书时不如阅读第一本认真;《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的书,他对《论语》的通俗化解读让人感受到此书浓厚的人文气息,为了有一个对比,后来又阅读了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有关《论语》的部分、中华书局1970年出版的供北大哲学系工农兵学员学习的《<论语>批注》一书,对于后者,只能表示无语,但或许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当时人的精神状态(南怀瑾先生的书现今读来又觉得过于“俗”了一些);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有一定的帮助,但我却不是很喜欢他的语言风格。

        10—16:《江青全传》《江村经济》《故人书简》《书情书色》《人如其读》《邓颖超画传》《大数据时代》,这七本书是16年年初在家时翻读完的。《江青全传》是一外国作者所写,内容一般,但对江青其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特别对于江青幼年和在上海时期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在某种程度上知晓了她在延安时期和“文革”时期某些行为的原因;《江村经济》是费孝通先生的书,作为中国社会学界的大牛,先生此书让我对中国的乡俗和乡村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特别地,对于自己家乡的习俗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费先生此书对于一个对社会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是必读不可的,至少于如何做社会学研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故人书简》《书情书色》《人如其读》这三本都是书人书话类型,读起来十分有趣和惬意,看到那些爱书之人的故事往往产生共鸣。《书情书色》中所记录的那些故事会让你哭笑不得,更觉爱书之人的可爱可乐;《邓颖超画传》内容已忘的差不多,唯一的印象就是照片多;《大数据时代》是让自己脑洞打开的书,此书对自己看事情想问题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在仍受此书的影响。

      17—23:《民主的细节》《通往奴役之路》《叛逆者:塑造美国历史的小人物》《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国家权力制约论》《自由民主 和谐的保证》《政府论》(下)。

      这几本书都和政治相关,应该是2016年4月份读的,《民主的细节》从细节处说民主,让人知道民主可能的样子;《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的书,自由主义的代表作,很值得一读,此书对于自己看问题想问题都有很大启发,就是觉得翻译一般,读起来很吃力;《叛逆者:塑造美国历史的小人物》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你美国为什么会成为美国,其实没有我们所猜想的那么想当然,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的书,读此书时总是和《通往奴役之路》相比较,很刺激也很作死,让自己否定自己,那段时间总觉得有两个我在打架,总是脑子里刚冒出一个想法就会有另外一个想法给他否定了,不过从这个状态中走出来后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国家权力制约论》从古讲到今从国内讲到国外,内容早已忘得差不多了;《自由民主和谐的保证》大部分内容已忘;《政府论》(下)洛克的书,很认真很仔细地通读了全书,对政府权力、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朝露 摄影:桃子

      24—67:《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历史学的xx》《革命xx》《1949中国社会》《关键十六天》《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大江大海xxxx》《红卫兵狂想曲》《知情畅想曲》《老三届随想曲》《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北大回忆》《共产主义下的广州》《梁思成和他的时代》《醒来》《宋木文出版文集》《邓小平文选》(三)《毛泽东选集》(五)《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何方自述》《小城遗梦》《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八大]决策内幕》《夹边沟纪事》《难得本色任天然》《“文化大革命”xxx》《拆楼记》《上访》《暗访十年》《人有病,天知否》《伶人往事》《流氓的盛宴》《未名湖畔的xx》《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大时代中的知识人》《我的精神自传》《八十年代访谈录》《影像中的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慰安妇研究》《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天朝的奔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同20世纪历史、社会相关的书,第一次尝试做主题阅读,受益颇深,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一个时期的人和事,对自己的思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对于人和事的认识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其中不乏有特别精彩的书,如王鼎钧先生的四本自传性散文集、张鸣先生《乡村社会权力与文化结构的变迁》、傅高义先生《共产主义下的广州》、朱大可先生《流氓的盛宴》、茅海建先生《天朝的奔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看书亦是这样,看多好书之后再看著述一般的书那种感觉实在难以忍受。

        68-76:《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群氓之族》《革命心理学》《身份与暴力》《身份的焦虑》《论历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业绩》《非人》《自由与权力》《正义的理念》。

        这些书皆是国外学人所写,理念、角度、思维多和国内有很大差异,特别地,《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极力推荐,现今基本保持半年重读一次)对于认识群众运动和大众心理有相当地帮助。

       

    收获 摄影:桃子

      77-81:《做书》《舍不得读完的书》《问访十五个有想法的读书人》《从黄泥街到定王台》《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几本多是和书有关的书籍,《做书》为三联总编辑李昕先生所写,讲了他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的一些感悟和体验,此书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有很好的指导借鉴作用;《舍不得读完的书》为人民文学出版社聂震宁先生所写,内容多和阅读相关,对于认识阅读这件事有很大的帮助;《从黄泥街到定王台》是自己很喜欢的书,编者曾是长沙市新闻出版局的副局长,也是一个爱书之人。此书中记录了长沙黄泥街书市的形成、辉煌和转型,对于长沙书业黄金时代的人和事有较为到位的介绍,作为一个爱书之人和一个经常在各个书店淘书的人看此书就像在看自己偶像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此书让我重新认识了书和书业;《如何阅读一本书》绝对的经典,可惜自己大四才读,读此书时很庆幸自己已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82-92:《查令十字街84号》《转山》《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家世百年中国家族的兴衰》《隐士:透视孤独》《美的历程》《边城》《老拉萨:圣城暮色》《美国十讲》《妖》《复杂·性》。

      休闲翻看的书籍,有意思,看起来也很过瘾,特别是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十分不错。(《美的历程》计划重读,一直未能成行。)

     

    美的历程 摄影:桃子

      93-95:《沧海》《沧海之后》《希望的理由》。

      三本传记,前两本是和刘海粟与中国艺术界相关,作者简繁,读这两本书,对于知晓中国艺术界背后的故事有相当的帮助,但是他的语言风格我却不是特别喜欢。(这本书应该可以算作艺术界的《唐xx文坛风雨五十年》了,不过简繁的高度远远够不上唐xx。)

      96-100:《临渊》《<西游记>漫话》《全世界受苦的人》《约翰·克利斯朵夫》。

      林庚先生《<西游记>漫话》,大家小书,对于认识《西游记》有相当地帮助;《约翰·克利斯朵夫》看过最好的小说,没有之一(这个观点现在变了,以前是舍不得读完,因为每读一段都是在享受文字的美,现今却难以进入阅读的状态,甚至有点读不下去)。

      100-102:《随想录》《巴金书信集》。

      巴金老人,十分真诚的文字

      103-104:《陶行知全集》(5)《蔡元培全集》。

      偶尔翻读,任寻一篇都能感受到大家的风范,学人的品格。(后来又读了叶圣陶、夏丏尊、吕叔湘、唐弢等民国教育学人的文字,对他们的学识学养和教学理念只剩膜拜。)

    3.

      一年阅读104本书,写30万字的读书笔记,现在回想竟觉不可思议,以后这样的阅读经历应是不会有了。一来现今自己已向阅读经典这一块靠拢,一篇一段话都需反复读反复体会,许多经典需一直读下去,数目上自然达不到;二来以后恐怕再也没有像2016年那样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去阅读。

      附:总结中括号内的文字为今天整理时添加,至于为什么有“xx”符号你懂的。

    家园 摄影:桃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年读书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hb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