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33a4ea529b8962b4.jpg)
文/马晓刀
01
元九,来来来,喝完这杯再来一杯。
老白,你这是要把我灌醉的节奏啊。
老白听了元九的话,只嘿嘿嘿笑了起来。
元九莫名觉得后颈发凉,似乎在老白身上看到了费玉清的影子。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元九回家后对老白的那抹笑百思不得其解,便提笔给老白写了封信: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c41d67156af45763.jpg)
老白,你到是说清楚啊,你把我灌醉,到底意欲何为?!
哈哈哈哈哈,到这为止,故事是我YY的,但诗是真的,情也是真的。
老白有没有回复,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元白之间的友情,或者说是基情,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相聚甚少,至死深情。
这老白,不是《武林外传》贫嘴逗乐的白展堂,而是伟大的唐朝诗人白居易。
元九,就是元稹,对,就是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那个。
02
贞元十九年,30岁的白居易,遇见了年近23岁的元稹。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因为元稹是个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不然无法解释《莺莺传》里莺莺对张生(以元稹为原型)一见倾心,也无法解释才女薛涛与元稹的痴缠相恋,更无法解释伴随元稹一生的风流艳史。
所以,颜值即正义,是每一个时代的普世真理,毋庸置疑。
什么?你说白居易没那么肤浅只看脸?
白居易的颜控特质从来都是在线的。
从初恋湘灵“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到樊素小蛮“樱桃樊素口,樱桃小蛮腰”,那颜值都是开了挂的级别的。
年仅24岁的元稹,诗名不及白居易已满天下,却轻松入了白居易的眼,这不是外貌协会的一眼万年是什么?
自古以来,“在美好的时光里,和美好的人相交”,美好的外表从来都是莫大的机遇,这是社交的天性,白居易也不例外。
所谓初见惊艳,便是如此了吧。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如果说,第一印象大大增加了两人相交的机会,那么“再见依然”还能惊艳,凭借的就是“气场”了。
两人相遇这一年,他们只在翰林院编纂书的小小公务员,没什么紧要的工作,反正有大把时光,就造作啊,就浪费啊。
他们整日混在长安,到慈恩塔、皇子陂、直城路、曲江池、杏园……各大景点闲逛,吃遍长安美食,过得尽是文艺青年的小资生活,没事写写诗、发发博客,快活极了。
白居易给元稹写了诗记录两人策马奔腾的场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0ea94e762b388ca9.jpg)
其实,你看,唐代伟大的诗人,也是两个普通的青年,发展着最简单的友谊。
用白居易的原话说就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a0becb787f911127.jpg)
也就是,保持在同一个频率,气场相合,能玩到一块儿,有话说,他的一句心里话,也是他的心头话。
人生,能遇到这样一个朋友,就永远有快乐的生产力,就值得永久珍惜。
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这就是,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一眼千年,心无异端。
03
白居易曾说,自己和元稹的友谊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63c3723f57613698.jpg)
古往今来,有谁能比我哥俩好!如胶似漆,甜过初恋的节奏。
可是这如胶似漆的好景并没有多长久。
元白二人相交,除了初见惊艳的“颜值”,再见依然的“气场”,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忠且直,关怀天下苍生”。
他们同样主张“以诗讽事,关心民瘼”,这就注定了他们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这是文人的清高风骨,也是文人的悲哀之处。
意气风发的年代,他们很有一腔“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创业精神,却也因为这一腔忠直的热血,逃不过连连被贬的魔咒。
807年,白居易为翰林学士。元稹为监察御史。
翰林学士就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不可谓不显贵。
而元稹属于谏官,任务跟陆毅差不多,就是“以人民的名义,查贪腐”。
元稹的官职很容易得罪权贵,他的第一件贪污案干的圆满漂亮,却被贬了职。
白居易因个人秉性,有不什么不爽觉得不对的就要说出来,很快,他也被贬了。
810年,元稹贬江陵士曹参军。白居易改京兆府司户参军。
815年,白居易贬将江州司马。元稹转通州司马。
820年,白居易为主客郎中。元稹为祠部郎中。
贬谪生活很是苦闷,元白二人却有无数的动人日常。
互相diss对方
白居易说:“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元稹,你每天想我了吧,害我昨天梦见你了。
元稹很快diss回去,“惟梦闲人不梦君”,我啊,宁可梦见别人也梦见你。
明明彼此想念,却打死不说,硬说是对方思念自己。
果然是,最要好的朋友,经得起猛烈的diss。
患难有相扶
白居易被贬途中,整晚整晚地看元稹的诗,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
《舟中读元九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3d5246fe0eab584c.jpg)
元稹听闻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心如刀割,提笔写下“垂死病中惊坐起”,可见其万分痛心。
元稹接到白居易的信,还未拆封就已泪流满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ed0b0568025bab45.jpg)
果然是,患难之中,最动人的大概就是好友的一声惦念了。
在漫长的贬谪飘零中,二人相聚甚少,只有书信往来,但这无疑成为郁不得志的仕途中最有疗愈效果的良药。
鸿雁传来信笺,有一人,知我心,慰我忧,朋友如此,还有何求。
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这就是,diss也相扶,苦中还作乐。
04
当两人结束贬谪生涯,重回京师时,他们发现天地都换了。
向左走,是忠直的正义;向右走,是迂回的妥协。
怎么选择?
白居易不是轻易屈服的人,所以他选择了回避。
而元稹,被权贵磨砺怕了,他把“折腰侍权贵”视为必要的迂回战术,以图继续封顶高权。
那么,当你觉得你的朋友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你会怎么选择?
当你的朋友被所有人鄙弃,你还有勇气和他站在一起吗?
渐行渐远?还是力挽狂澜?
这也是白居易面临的选择。
他们是昔日志同道合的挚友,是他忠直不阿的战友,白居易除了痛心,只有痛心。
元稹与祸国的宦官结交,在当时是被众人不齿的,昔日好友刘禹锡,韩愈都与元稹渐行渐远,连白居易的妻子也提醒他,元稹变了。
友谊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同福共享,患难相交,更在于“就算对抗全世界,也要和你并肩在一起”。
元稹结交祸国宦官,不惜丢掉自己的气节;
元稹争相的手段,不惜对裴度赶尽杀绝;
元稹生活的奢靡,相府扩建仆人之众极尽富贵。
元稹已经成为一个他曾经最不耻的野心政治家了。
白居易虽然对元稹痛心疾首,却从没有放弃他,还是陪着他走。
他仍然耐心规劝裴度为相之责,为他分析朝野政局,告诉他已经身陷迷途,要早日醒悟。
虽然,元稹并不听。
但元稹无论怎么变,对白居易的友情还是依然珍重。
这大概也是白居易不忍放弃元稹的理由吧。
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这就是,就算不能帮你对抗全世界,唯独陪你无法妥协。
05
直到后来,元稹刺度事件爆发,白居易依然相信元稹不会卑劣到刺杀政敌。
事实证明,元稹没有辜负白居易的信任,他的确是被诬陷因相位之争刺杀裴度。
但也因为相位之争,元稹被贬,彻底结束了他的宰相之梦。
后来白居易彻底看清了朝野不明,请调洛阳,开始他的中隐生涯。
也是在洛阳,他突然得到消息:他的平生第一挚友元稹去世了。
元稹的去世如同晴天霹雳。
那一年八月,元稹的灵柩抵达故土洛阳,白居易哀痛万分。
他给元稹的悼词《祭微之文》中再次写到两人的友谊: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afe66c7e8c87bb99.jpg)
一生相交,唱和近千首,是什么感情?!
元稹去世九年后,白居易又写下怀念元稹的诗句,其悲痛怀念不亚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
他写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465840/825c13a949736fb5.jpg)
可谓是闻者落泪,听者伤心,此中情意,感天动地。
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这就是,长歌当哭,至死深情。
06
元白相交,简单总结就是“那些年,我们基情燃烧的岁月”。
那些年,这两人是一起喝大酒的兄弟,一起侃大山的知己,一起创过业的伙伴,一起权利高登的超级巨星,一起人在囧途的雪藏兄弟。
人生相交30年,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彼此都在。
虽然相聚甚少,但却至死深情。
世间百事皆可退让,唯独陪你无法妥协。
这就是友情该有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