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109号四库全书故事
《呼和兰传》:孤独的不仅只有萧红,还有被时代抛弃的呼兰城

《呼和兰传》:孤独的不仅只有萧红,还有被时代抛弃的呼兰城

作者: 月下浓 | 来源:发表于2021-08-24 19:40 被阅读0次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1940年的时候写的关于她童年生活过的呼兰城的事情。

那时候的萧红旅居香港,遭遇了亲情爱情的背叛,一生颠沛流离,坎坷不平,这时候再回想起童年的事,再回想起从小生活过的呼兰城,与其说是给呼兰城写传,其实更像她的自传。

书中的主人公不过五六岁年纪,所以,全书是以小女孩的口吻来写,初看时,会觉得有趣,但是越往后看,越觉得压抑。不仅是因为萧红孤独的童年生活,更因为生活在呼兰河的这些人,他们也是孤独的。他们是被时代抛弃的一代人。

01呼兰城

呼兰城是北方的一座城市,全文开篇就以俯瞰视角描述了被严冬封锁下的呼兰城,小城布局逼仄,人们生活空间非常小。呼兰城人的生活也十分枯燥,鸡鸭掉到泥坑里都能被小城百姓谈论许久。

呼兰城百姓过着得过且过、听天由命的生活,但是在鬼神之事上,他们却十分上心,有着完整的流程,包括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以及娘娘庙大会。

今生生活困苦不堪,所以他们通过神鬼之事寄托来生,盼来生过得幸福。这些盛大的风俗,让他们短暂地得到了慰藉。

萧红记录的大概是1915年-1920年之间的呼兰城。辛亥革命之后,全国掀起新思想的浪潮,但是呼兰这坐城市,像是与世隔绝一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呼兰城都保持着原样,封建又迷信。

02萧红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唯一慰藉和乐趣便是来源于她的祖父。

萧红出生的时候,她的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祖父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却给了萧红最大程度的宠爱,只有在祖父面前,萧红才像一个小孩子。

从记事起,萧红唯一的乐园就是后园。在后园里,她的祖父一起种菜,偶尔祖父也会陪她去看热闹事。等她再长大一点的时候,祖父就教她唐诗,告诉她诗词的意思。她的祖父,宠她爱她,可以说,有祖父陪伴的日子是萧红最快乐的日子。

至于家中的其他亲人,母亲生下萧红没多久就去世了,父亲再娶,萧红与继母并不亲近。而父亲,是一个封建大家长,对萧红不苟言笑,更谈不上亲近。祖母也不喜欢萧红,甚至于近三十年后,萧红还记得祖母打她骂她的事情。这些事,都在萧红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痕。

还好,祖父还算给萧红提供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03小团圆媳妇

萧红家的大院里还住了其他人,其中之一便是老胡家。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回来的童养媳,因为长得高、遇人不惧、活泼开朗,婆家人认为需要好好调教规矩,于是胡家婆婆开始毒打虐待。

小团圆媳妇生病后,老胡家跳大神,请游方道士,用尽各种偏方,最后被迫当众洗滚烫热水澡,活蹦乱跳的一个小女孩就这么被折磨致死。

你能说这个悲剧都是老胡家人造成的吗?虽然,团圆媳妇刚到老胡家的时候,老胡家婆婆一直打她、虐待她,但是,后来觉得团圆媳妇被勾魂后,老胡家的婆婆到处找人想办法要治好团圆媳妇,花了许多钱,而这些钱,都是她大半辈子的积蓄。

造成这个悲剧的,是传统的思想。在传统思想里,女孩子就应该唯唯诺诺、低眉顺耳,否则便是大逆不道,狐仙上身。所以,老胡家的人认为他们这个团圆媳妇如此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失了魂魄,却从未想到,这其实只是本性使然。所谓治病救人,也不过是因为祖先告诉他们要这么做。

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固然有胡家人的责任,以及城中其他看热闹的人的袖手旁观,但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封建思想的观念根深蒂固,才害得团圆媳妇白白送命。

04有二伯

有二伯是萧红家里的长工,在他们家干了三十年,却仍然一贫如洗,一无所有。

有二伯这人,虽然被剥削蹂躏,但是却麻木不仁。对于自身的处境,没有一丝想改变的想法。后面帮忙埋葬小团圆媳妇的时候,他也只是惦记酒菜不错,无半点同情心,欢天喜地如过年一般。他却从未去想,他跟小团圆媳妇都是一样的命运,他们都是身不由己之人啊。

你说有二伯可怜吗?当然可怜,干了一辈的活,却没有自己的归属。但其实,有二伯更可悲。他就是被旧社会压迫下的典型代表,这不仅仅是卖身为奴了,在古代,就算卖身为奴,也能有月钱。但是有二伯干了一辈子,只是被提供吃住而已。这就是极致剥削。

甚至于在这种剥削下,有二伯失去了自我、麻木不仁地活着,他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对跟他一样命运的人置若罔闻,甚至看热闹的时候,他是很起劲的一员。

05冯歪嘴的爱情

这是这本书里唯一让人稍觉暖心的事情,虽然结局也并不美满。

冯歪嘴与王大姑娘自由恋爱,被城里的人诟病,大家冒着严寒看热闹,甚至期待王大姑娘什么时候被赶回娘家。

但是冯歪嘴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很恩爱,冯歪嘴对王大姑娘关怀备至,看客失去了耐心。后来,王大姑娘二胎生产时去世,留下襁褓中的婴儿。大家想,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孩子,冯歪嘴该怎么照顾?冯歪嘴要疯吧!对,大家在等着冯歪嘴什么时候疯。

只是这一次,又让他们失望了。冯歪嘴在小磨坊里,勉力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他没有疯。

冯歪嘴跟王大姑娘都是勇敢追爱的人,所以被人说闲话,看热闹的人是一茬又一茬。在王大姑娘死后,冯歪嘴也曾心灰意冷,生无可恋。

但是,在看到他的大儿子会拉驴去喝水,看到小儿子对他笑的时候,冯歪嘴突然就有了动力,他要照顾好这两个孩子。

这一章,虽然王大姑娘死了,但是,看着却是不怎么难受的一章。他们自由恋爱,没有被封建礼教所摆布,他们是幸福的。冯歪嘴为了两个孩子,扛起生活的重担,好好地活了下来,没有发疯,是幸运的。

新时代的思想,并没有传到呼兰这个地方,这里的人们感受不到新思想带来的火花,他们日复一日践行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思想,最后被时代抛弃。

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他们不知道。

正如萧红文中所说的,呼兰河每年最热闹的事情,也都是为鬼而作。他们可以倾尽家财,为所谓的鬼神奉献一切,却苛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于苛待自己。

成年后的萧红摈弃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过去,但是,她却没有嘲笑她笔下的这些人物。因为她知道,这些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对错,他们所做的一切,也只是按照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生活。

在那个贫穷又愚昧的年代里,呼兰城的人为了活下去,就已经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所幸,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改革开放后,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呼兰”已经不在了。但是,仍能通过萧红的笔下,了解那段不堪的过往。

相关文章

  • 《呼和兰传》:孤独的不仅只有萧红,还有被时代抛弃的呼兰城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1940年的时候写的关于她童年生活过的呼兰城的事情。 那时候的萧红旅居香港,遭遇了亲情爱情的背...

  • 我也有萧红呼兰河传里的小世界

    因为萧红看了黄金时代,又因为黄金时代看见了萧红,看到了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于是一个冲动买了《呼兰河传》。《呼兰河...

  • 荒诞的世界--读《呼兰河传》有感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萧红的《呼兰河传》,并且深深被萧红灵动的文笔和纯净的灵魂所折服。 如果非要给《呼...

  • 温暖的尽头是悲凉——重读萧红《呼兰河传》

    多年前就读过萧红《呼兰河传》,时间流转,印象深刻的就只有她和祖父之间的温馨了。这次,为了给学生讲萧红,又拿出《呼兰...

  • 读书打卡

    我今天读了呼兰河传。 1、《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

  • 卑琐平凡的呼兰河

    最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萧红细腻的笔触感动。 最不能平静的是萧红对呼兰河人们生活愚昧的描摹。...

  • 喔,萧红

    最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萧红细腻的笔触感动。 最不能平静的是萧红对呼兰河人们生活愚昧的描摹。...

  • 《呼兰河传》萧红回不去的童年小镇

    《呼兰河传》是萧红于1940年12月20日在香港完稿的作品。呼兰城是萧红的童年小镇,离开之后,她再也回不去了。 而...

  • 读书 | 《呼兰河传》书评

    简介:《呼兰河传》写成于1940年,是萧红最后的著作。呼兰河城是萧红的故乡,是她童年生活的地方。小说共七章,细致地...

  • 呼兰河传里的悲哀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萧红《呼兰河传》 呼兰城这座闭塞的小城镇里,每个人演绎着不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和兰传》:孤独的不仅只有萧红,还有被时代抛弃的呼兰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zd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