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那些事儿(01)

作者: 杜淳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21:28 被阅读6次

自从我能记事起,我便跟着师父住在一个叫灵虚山谷的地方。你不可能知道这个地方的,而且也绝对不可能见到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因为他们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不论他们是为了躲避仇人还是真正厌倦纷争而隐居于此。

我一向认为,真正的隐士就像真正的绝顶高手一样是不会出名的,出了名,那绝对算不上真正的隐士。像陶渊明那种经常写点小诗告诉别人我在隐居啊我隐居得多快乐啊,那算个屁的隐士。

就像真正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你绝对不会知道他是谁的,他也绝对不会把做过的好事都一件一件一五一十地记录在日记本上。

但我知道他们就是真正的隐士,因为我在灵虚山谷的二十年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进来过,这里根本就是与世隔绝了的桃花源。

他们大多数是老年人,最小的也都是四十好几的中年人。

他们和师父一样,都是以耕地种田为生,粮食不能为继的时候也偶尔上山打猎采些野果回来充饥,他们喝着自己酿的酒,吃着自己烤的肉,生活简单而幸福。

师父说:“行走江湖的第一要务是为自己取一个好名字。”

师父说:“你看,名利名利,‘名’永远排在‘利’的前面。即便你的武功再高,没有一个好名字,也是不行的。”

师父举例说:“你七岁练剑,七年有成,十几年来江湖中从无敌手,但是你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王二,你的名声是传不出去的,但是,假如你叫西门吹雪,那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师父还举例说:“你使得一手好飞刀,出手一刀,例不虚发,即便你成名多年,大家也根本不会把你和一代大侠联系起来,因为你的名字叫张三,江湖中有三万个人的名字都叫张三。但是,”师父眼睛发亮,“你叫李寻欢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问:“师父,您叫什么名字?”

师父显出得意的神情,说:“自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我说:“肯定不是王二张三之类能比的。”

师父说:“那是当然。”

我说:“那您叫什么名字?”

师父抚着胡须,眼睛一睁,道:“王大。”

这就是为什么灵虚山谷中居住的人都要称呼师父为“大先生”的缘故。在我已经记事但是还不知道师父姓名的那段时间里,我对师父有着空前的敬意,因为我曾一度以为师父就是这里的老大。但是很快我就知道,师父确实是这里的领袖人物,至少是精神上的那一种。

这里总共住着十来户人家,这些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第一时间到山头我们居住的院子里来请他们的“大先生”。他们对师父格外的尊敬。

我叫莫小白。这是师父为我取的名字。前面已经说过,我是个孤儿,从小无父无母,谁也不知道我的身世,那为何我姓莫呢?

师父说:“不是姓‘莫’的‘莫’,而是‘莫名’的‘莫’。本来你原本就叫莫名的,但是为师发现这个名字很不妥,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我就给你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我说:“莫名,莫名,这个名字很好听啊,有何不妥?”

师父微笑着,说:“这就像你从事写作,却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佚名’一样。”

我说:“佚名,佚名,这个名字也很好听啊。”

师父说:“将来你会明白。”

我说:“那我为何要叫莫小白,是不是因为我的皮肤很白?”

师父生气道:“你为什么任何事情都要问个究竟。”

我说:“我怎么知道,或许是好奇。”

师父说:“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你必须得改。有些时候,知道得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有些事情就算你知道,也要假装糊涂,你懂吗?”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师父有一条名叫小黑的狗,我恍惚明白了原因,师父给我取名叫小白,莫非是想和这小黑交相辉映?我去问师父,师父说:“跪下,没出息的家伙,人岂能以狗自比,无论一条狗有多高贵,无论一个人有多卑贱,人都是不能与狗相提并论的。”

我跪下,说:“我为何叫小白?”

师父说:“叫你小白,是因为……你看那。”

我顺着师父的手指望过去,赫然是一个猪圈。

师父说:“是因为有一头猪叫小白。”

师父接着解释道:“它去世了,我伤心难忍,而每次看到你雪白的皮肤我都会想起它,所以就把这个名字给了你。有些事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本来不想说出来。你非得要问,我就只好将真相告诉你,你要记住,有些时候,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不知道真相,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在我年少的记忆里,师父在我心中是神一样的偶像。他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玄乎,似乎他的每一句话都暗藏着玄机,包含着莫大的做人的道理。

我说:“哦,原来我的名字也是有来历的。可是它怎么也不像是个大侠的名字?”

师父说:“我没有指望你成为什么大侠。”

我问:“不让我成为大侠,你养我长大是何目的?”

师父说:“我领养你是因为不领养你的话你就会死去。”

我说:“也不一定,我有可能会被别人领养。”

师父面露不快,说:“你最好不要与我反驳,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无懈可击的,要不是这样,我也活不到今天。你是在我归隐的路上捡的,那个地方,方圆百里没有一户人家。”

和我一起长大的还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男孩子叫卓天保,女孩子叫王二蛋。

天保和我一样是个孤儿,二蛋是师父的孙女儿。

天保和我一样,身世也是一个迷。但是他的身世至少比我清晰一点,因为在我们懂事的时候,师父曾经说,他的父亲是江南四妙人之一的妙公子卓一刀,卓一刀在一场混战中被仇家所杀,留下了一个婴儿,正是师父归隐的那一年,卓一刀临死时将唯一的儿子托付给师父,叫他收养。并且说,儿子长大,不要教他报仇。”

这个儿子自然就是天保。

这是师父说的,所有细节天保都很赞同,只有一点他不认可,那有父亲不让自己儿子为自己报仇的道理。

在传统的武侠小说里面,当大侠临死的时候最后一句话都是,孩子,一定要为爹报仇。

天保说:“杀死父亲的是谁?我要为他报仇。”

师父说:“你根本报不了仇。”

天保说:“为什么?”

师父说:“你父亲卓一刀在江湖上声名狼藉,杀人无数,仇家无数,如果他们知道他还有个儿子,你觉得你活得下去吗?”

师父叹了一口气,说:“不要以为只有你才有仇恨,人在江湖,每个人都有各种仇恨,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希望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冤冤相报何时了。”

天保说:“我不报仇,但是告诉我,那个人是谁。”

师父语重心长地说:“我可以告诉你,但是进入江湖之后,你却不能让人知道你是卓一刀的儿子。我本可以不告诉你的身世,但是我为何还要告诉你,你应该想想。”

师父说:“你还想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天保叹了一口气,说:“不想。”

以上是我们十八岁的时候的对话。那时师父自觉时日已不多,所以将天保的身世告诉了他,因为天保迟早会知道。而且师父也不能阻止我们离开灵虚山谷进入江湖。师父只是说,他不死,我们就不能离开。在这之前,他已经将自己多年创的一套剑法传给了我们。师父本身是不愿意教我们武功的,但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他改变了主意。他意识到,我们不应该和他一样在这里终老,虽然我们最终的宿命是和他一样在另一个这样的地方终老。但是他是经历了一切的,而我们的人生却是一片空白。

师父说:“不经历江湖的人生,不能称之为人生。我不能把你们困在这里,我也知道这里困不住你们。教你们剑法,不是想要你们将我的剑法传下去。而是因为不教你们武功,你们是不能在江湖上活下去的。而我所有的武功,就是这套剑法。”

那天我问师父我是谁。

师父说:“我不知道。”

我说:“你一定知道,只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说,或者不能说,你是希望我自己去找到答案。”

师父悲痛道:“孩子,我是真不知道。”

我说:“即便你是真不知道,但是捡到我的时候,我身上一定有能证明我身世的物件,比如小玉佩什么的,武侠小说中都是这么写的。”

师父说:“你等等。”

说完,师父走进卧室,过了好一会儿才出来,出来时手里真拿着一枚玉佩。

师父把玉佩递给我,说:“就是这。”

我拿起玉佩,只是一块很普通的玉观音,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玉佩的背面刻着‘灵武四年’四个字。

我说:“为何现在才给我。”

师父说:“这玉佩关乎你的身世,我怎么能让你弄丢。”

我五岁识字,七岁便背完《论语》和《孟子》,九岁开始读武侠小说,十岁习武,二十岁出道江湖。

在我印象中,我是五岁开始有记忆的,童年所有的悲苦便从此开始。

每个早晨日出的时候我和天保必须到师父的卧室里请安,之后到院子里的一张小桌子前坐定,开始抄书。

这个行为将直接持续到太阳落山,中间的时间是吃饭上厕所。

我们连笔都拿不稳,每次将毛笔在砚台里蘸了墨水之后,墨水便一点一点地滴到书上,瞬间淹没了书上的字,而每次将书弄脏都会被罚,罚重新抄写一遍前面的内容。

抄写的也不是《千字文》《百家姓》,而是《论语》《孟子》和《左传》。

我们的童年过得枯燥乏味单调痛苦。本来该在地上玩玩泥巴的年龄,我们却干起力所不能及的体力活——我们根本不懂得我们抄写的内容。

使我和天保感到人生不公平的是二蛋不用抄书,她可以自由的在地上玩泥巴,可以自由地跑到院子外面去捉蝴蝶,可以不必按时吃饭按时休息。

二蛋还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监视我和天保的学习。当我们有所分心或者放下书本打架,二蛋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他爷爷的屋子里去打小报告。

之后就看见一个白发老头提着一块木板子,牵着一个小姑娘出现在我和天保面前。

我们乖乖伸出手,木板子便噼噼啪啪地落在我们的手心上。

我们可爱的二蛋姑娘总是流着鼻涕躲在白发老头的大腿后偷偷地笑。

我真想过去揪肿她的小脸蛋。

师父解释说:“女孩子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们实在太诧异,为什么男孩子不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说:“师父啊,你这分明是因为二蛋是你亲人的缘故,你始终把我们当外人,所以让我们背书。你让二蛋自由的玩耍,分明是爱她胜过爱我们。”

师父勃然大怒,说:“屁话,你们同样是我的孙子。”

我们说:“为何待遇差别如此大。”

师父说:“你们有听说过女子考取状元的吗?”

我们说:“没有。”

师父说:“所以二蛋不必读书。”

我们说:“我们也不考状元。”

师父说:“你们想干什么?”

我们说:“我们不知道。”

师父说:“不知道就去抄书。”

师父有一个仆人,这个仆人有一个俗到登峰造极的名字,张三。我们都叫他三伯。

每天早晨三伯同我和天保几乎同时起床。然后我们背书或抄书,三伯就在院子里练武。其实这里应该说练拳,因为他没有武器,不能舞枪弄棍,只能打一套拳脚。

师父他们归隐的时候已经将自己所有的武器销毁。

即便就是这样一套拳脚,也使我和天保羡慕不已。我们真想抛掉书本学着三伯的动作练武。但是假如我们目光向他的方向有所晃荡,三伯就会立即停止动作,改练拳为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

每当三伯改练拳为仰卧起坐的时候,我就无法再安心背书。我会转身看着下面的郁郁葱葱的山谷发呆。

二蛋蹲下身,双手捧着下巴,盯着我,不说话。

我捏一下她的脸,说:“不去检举我?”

二蛋说:“我不去。”

我说:“为什么?”

二蛋说:“昨天晚上天保哥哥还打我了的。你看。”

二蛋挽起她的衣袖,露出她雪白的小手臂。手臂上赫然有几条血痕。

二蛋说:“这些都是天保哥哥抓伤了的。”

我看了一眼院子尽头另一张桌子前的天保,他正在埋头抄书。

因为我和天保在一起经常不能专心学习,师父已将我们调开了。

我们的课桌被安排在院子的两个角上。

我说:“你为什么不去告诉你爷爷?”

二蛋说:“天保哥哥说,告一次打我一次。”

“小白,你看这是什么?”二蛋从怀里掏出一本小书。

我接过书,说:“以后叫我白哥哥,不准叫我名字。”

二蛋说:“好。”

我翻开这本小书,上面赫然竟是一些练拳的小人,我快速翻动,在翻书的过程中这些小人快速闪动,竟是一套整齐的拳法。

我说:“这应该是三伯的拳谱,你是哪里来的?”

二蛋小声说:“天保哥哥身上掉下的,我捡到后,就没有还给他。”

我说:“二蛋,你好好保管,也不要还给天保,我怕他再打你,也不要给师父,我怕师父打他。”

二蛋小声说:“是他画的?”

我说:“应该是,这件事你千万不能让师父知道。”

二蛋说:“好。”

这是我和二蛋之间的第一个秘密。很明显天保在偷偷练习三伯的拳法,但我却不能让师父知道:“师父知道后,天保的处境会很危险。”

当我看到这套完整的拳法的时候,我心中对所谓的武功产生了空前的向往。我想天保也是一样,所以他暗中绘下了三伯的拳法。

可是他如何做到的?

在我印象中,三伯从来只打几分钟拳,而且每天打的拳法都不同,并且当他注意到我们在偷看的时候会立即停止动作。

天保如何能记清楚他每天的拳法,并且描绘下来?

除非他能过目不忘,并且极具天赋,能将这些变化的拳法重新串联。

当天深夜,天保匆忙来到我的房间,将怀里的一摞书摊到我的床上。

我顿感恐慌,说:“这是什么,哪里来的?”

天保小声说:“小声点,这是武侠小说。”

我说:“武侠小说,什么叫武侠小说,你到底哪里来的?”

天保小声说:“昨天师父到山谷南方去拜会哪里隐居的紫云真人,我偷偷潜入他的卧室,本来想偷些武功秘籍出来,却没有任何武功秘籍,只有这些书,这些小说。”

我顿感诧异,说:“师父的卧室我每天都去,除了一本《论语》《孟子》外加一大摞《资治通鉴》,却不见有其他闲书。”

天保压低声音,说:“师父的床后面有一道机关,后面还有密室,我早就发现了机关,只是没有机会进入密室,昨天终于进去了,里面也没有什么,尽是书架,书架上也全是书,但不是武功秘籍,我害怕他时候发觉,只偷了这一些出来。”

我将这些书拿到窗前,就着月光,封面上竟是“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风雨第一刀”、“流星蝴蝶剑”、“圆月弯刀”等等,都是金庸或古龙的作品。

我正要发问,天保说:“我想密室里面还有机关,只是我再也没有机会进去。”

我问:“金庸是谁?”

天保回答说:“据说此人在江湖中很有名望,可谓大智大通,江湖中的一切此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身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据说已经封笔,算算年龄,现在也应该有六十好几了。”

我说:“这金庸先生是师父的朋友?”

天保回答说:“应该是,据说金庸全集很难买到,但是师父却有他的全集,而上面还有金庸先生的亲笔签名,我想师父和金庸先生的交情一定很深厚,所以才会在师父归隐时,赠其全集,而且从师父保管这么好你也能看出来。”

我说:“我想师父也绝对不是什么普通人物。”

天保说:“师父很可能不叫王大,但我目前还不真不知道师父的来头。我只有一点想不通,师父为何不教我们武功。”

我说:“这一点你最好不要去想,对了,这古龙又是谁?”

天保说:“你没有听说过金古梁黄温,他们都是武侠小说宗师,古龙与金庸齐名的。”

我说:“你如何知道得这么多?”

天保说:“书上看的。”

我说:“是这些书吗?”

说完我指了指窗前的这些书。

天保摇摇头,说:“我那本书也是来自师父的密室,却不能给你看。”

我说:“为什么?”

天保说:“知道得越多越不是好事,我还是不给你为好。”

天保说完,立即转身准备走,最后说:“你好好看看,你看完后我再看,我想你一定会喜欢的。”

趁着月光,我翻开其中的一本,因为我已经学习了三四年的古文,这些通俗的句子读来一马平川,我很快就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住。

这样我白天抄写《资治通鉴》,闲暇的时间和二蛋聊天,晚上就靠在窗前读《笑傲江湖》等武侠小说,三个月之后,我终于将天保给我的这一摞书读完,我已经在自己的心中构建起了一个武侠世界——外面的世界。只是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否真如武侠小说中的那样。

这时我已经满十周岁。我突然极度渴望学武,而不是习文。我想我终究是成不了状元的,但是假如师父让我们离开山谷,就必须学武才可以——假如外面的世界真如书中所述。

我想师父肯定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始终不教我们武功,他是想让我们终老于此吗?

师父一定是一位高人,他到底是李寻欢,是谢晓峰,还是令狐冲呢?

或许师父根本就不会武功,也像金庸先生一样只是非常有名望的文人,因为他根本不会武功,所以怎么教我们呢?

我决心去问个究竟,我要亲自去问问师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问问他是谁,问问我是谁?我觉得我已经十岁了,理应知道自己是谁。

我觉得当自己懂事的时候,就应该对于自己不喜欢而被逼着做的事情——比如让我们背书——有所认识才对,我觉得当自己懂事的时候,就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

而我希望能习武。

清晨。雨后的山谷空气清新。

我鼓足勇气冲到正屋中,我今天要问问师父什么时候教我武功。

当我踏进门槛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感到震惊了。

我看到四个人。和我生活在一起的总共就四个人。他们全在这里。

天保跪在地上,师父身着一席白衣背对着他,三伯站在左边不说话,二蛋见我进来后立即抱住了我,将头贴着我的胸口,目光中透露出紧张和不安。

二蛋小声说:“天保哥哥这次完了。”

我没有出声,只是感觉到此刻氛围前所未有的严肃。

难道我们偷书的秘密被师父发现了?

我的心砰砰直跳。

过了很久,师父才说:“起来吧!”

他并没有转过身。天保也没有站起来。

师父转过身,扶起天保,走到门口,望了望下面的山谷,最终说:“我知道你们都会长大,这里始终困不住你们。

师父这次语调和缓平静,我知道天保的一顿板子算是躲过了。

师父突然坐到门槛上,对天保说:“坐。”

天保就坐下,坐到了他的旁边。

师父抬起头对我说:“小白也坐。”

我便坐到师父的旁边,因为师父的话是不可抗拒的。

二蛋也蹲下,但是她还是握住我的手。

师父对三伯说:“去拿来吧。”

三伯从里屋拿出厚厚一本书,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书,上面竟是“当今江湖各类武术大全”,师父捧着这部书,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武功排行:第一名,降龙十八掌,第二名,乾坤大挪移,第三名,九阳神功……”

师父翻了翻,接下来我看到:“轻功排行:第一名,凌波微步,第二名,梯云纵,第三名,踏雪无痕……暗器排行:第一名,小李飞刀,第二名,孔雀翎,第三名,冰魄银针,第四名,天山童姥生死符……剑术排行:第一名,独孤九剑,第二名,天外飞仙,第三名,太极剑,第四名,辟邪剑法……武功秘籍排行:第一名,葵花宝典,第二名,怜花宝鉴,第三名,易筋经……”

师父对我说:“小白,你想学什么?”

我不假思索就说:“降龙十八掌。”

师父笑笑,对天保说:“天保,你想学什么?”

不料天保反问:“师父,你都会什么?”

师父变色道:“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天保低下头,说:“葵花宝典。”

师父悲哀地摇了摇头,欲言又止。我才突然意识到,天保把那本《笑傲江湖》给我之后,就再也没有拿回去,所以说他肯定没有看过里面的内容。

师父说:“能不能练你们想学的武功只能看你们的造化了。这里面的武功我的确只会一种,是一种剑法,我可以把他传给你们,创立这套剑法我用了二十年,就算你们天资聪慧,我想你们也要十年的时间去学它……”

我说:“师父所创剑法是否就是独孤九剑。”

师父不说话,默然翻到剑法排行的最后一页,最后一行的后面用毛笔加上了一行字:第一千九百二十三名,王氏剑法。

师父指了指这行字,说:“此为为师所创之剑法也。”

师父接着说:“因为这本书太老了,是三十年前出版的,所以没有收录。”

我说:“师父你也不能太谦虚啊,何以把自己的剑法排在最后?”

师父说:“十多年前,我练成王氏剑法,四处找人决斗,很快我就败在了一名剑客之下。后来我就归隐了。”

天保说:“那位剑客正是书中排名的一千九百二十二名,刘三夺命一剑。”

师父笑着说:“还是天保聪明。”

我说:“练了这套剑法,我们可否行走江湖?”

师父说:“防身足矣。要打架,却不如独孤九剑的好。”

我和天保从此便开始习练所谓的武功。师父依旧不让二蛋习武,师父说:“你们练了这套剑法,你们之中的任何一个已经足够有能力保护她。”师父看了看二蛋,说:“关键在于二蛋希望谁来保护。”我和天保同时看着二蛋,二蛋看了看天保,又看了看我。脸一下红了。

在我看武侠小说的印象中,我对于武功的理解都是飞檐走壁,踏雪无痕的。天保说:“屁,你以为武林高手都是神仙啊。”

师父说:“真正的武林高手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怎么说我们都是武林低手,所以成不了神仙。从我看武侠小说的经验来看,主人公学会绝世武功就好像是在一瞬间的事情,而且作者也从来不会叙述主人公习武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导致我所认识的是,所谓的武功其实就是一瞬间的小宇宙爆发,然后就会了。任督二脉打通的话更不得了。虽然有时候作者也会说主人公经历了十年寒窗的苦练,但是作者始终不说主人公到底是如何练的,招式套路如何,这就给我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我以为所有的武林高手都会经历在冰雪中晾过十年的痛苦历程还是咋样。

我想金庸先生始终都是文人,虽然他在江湖中有着崇高的威望,但是始终还是不知道专业的武术是怎么一回事的。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多年之后,当我见到金庸先生,我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写。而那时我对于江湖已经有了新的认识。

很快我就知道武功是如何练的了,而且很快我就知道,其实练习武功比坐在地上写字要苦上几百倍。但是我不能有怨言,因为这是自己做出的选择。多少年之后,我才知道师父的良苦用心。他先强迫我们做一件事情,而禁止我们做另一件事情,在一个人还没有懂事的年龄里,始终对于强迫你做的事情都会有所抗拒,而不能做的都会成为自己的向往。师父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予了我们一个关于武术的信仰,这使得我们最后学武都好像是自己的选择一样。所以再苦你都不能有怨言,而且必须去做。

这就像假如他最初强迫我们习武,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对状元探花充满信仰,而对于武术将一事无成。师父这才是最深的功利。

每天早晨我和天保起得更早,我们必须将一袋大约40斤重的沙包从一个山头背到另一个山头,随着年龄的增长,沙包的重量也会加重,师父说这是为了练习我们的忍耐力,也是练习轻功的最基本步骤。完成了这一项任务,吃完早餐,我们要在三伯的指导下练习基本的腿法和步法。其实腿法和步法是很冠冕的说法,我们先扎了一年的马步,然后练了两年的倒立。

黄昏的时候,师父领我们到山下人口聚居的地方,让这些隐士实质是退隐的江湖客指导我们内功与轻功。

这样有五年之久。就是说从我十岁开始习武,到十五岁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剑到底长得什么样子。

我十五岁那年,师父用一只小刀在原来的充当戒尺的木板上削削刻刻,很快便有了两柄四尺长的小木剑。

师父将这两柄小木剑递到我们手里,随后领我们来到了山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面,他叫我们站定,然后他对着幽深的林子尽头说:“真人,你说他们谁能够传我剑法?”

我根本看不到人影,周围也没有任何声音。

但我知道肯定有人在我们附近,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定是武林高手。

我突然想起师父的那句话,真正的武林高手其实就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想到这里,不觉背心一凉。

林子尽头终于传出声音,是一个苍老的声音,这声音说:“待我来考考他们。”

声音还未消散,很快从林子尽头飞出两块拳头大的石头,一块朝我砸来,一块朝天保砸去。

石头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显得沉稳有力,它就像和苍老的声音同时发出。

石头还没有接近我的时候,我就意识到我不可能躲得过这一击的,我看到这石头,本能地想用手中的木剑去挡,但是突然意识到木剑很可能会被这石头折断——这石头虽只是普通的岩石,但它身上有老人刚硬的内力,木剑肯定会被击断。

在石头接近我的瞬间,我伸手强力接住。

我被震出了三米远,我仿佛听到了全身骨头碎裂的声音,我紧紧地握住木剑,手心冒汗。

我回头看天保,天保依旧在原来的地方纹丝未动。他紧握住的木剑遮住了他的面部。而石头在地上摔成粉碎。很明显在石头击向他的时候,他用木剑挡住石头,石头碰到木剑,被击成粉碎。

这不可能是木剑的威力。

他是如何做到的?

难道天保是用内力化解了石头的力量?

这一切师父都看在眼里,我真不知道这神秘老头到底在考验我们什么?是否是我和天保只能有一人传下师父的剑法?

林子尽头说:“他们的造诣都非你我当年所能比,但是能否冲破你剑法中的关隘,却也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师父说:“多谢真人。”

师父回过身来对我们说:“今天我就开始教你们剑法,但是我必须说,这套剑法,我至今都没有领悟到它的精要,我希望你们最终能够悟到。不能悟到,这套剑法只是一套剑法而已,他和其他剑法没有任何差别,只要是剑法,就有破绽之处,别人就能击破你的招式,但是假如你们能冲破这道关隘,将不受有形的招数和套路的限制,而达化境,到时将千变万化鬼神莫测。你可以不用出招,但是其实你已经出招了,你出的是无招,所谓无招胜有招,这才是武学的最高境界。出无招者,将万夫莫敌。我隐居了十多年,也没有悟到这一点。”

我听得一头雾水。

天保说:“我一定会成功,刚才千里传音的前辈是谁?是否你所说过的紫云真人?”

师父说:“你如何知道这是千里传音?”

天保低下头。

师父说:“我不说,你就不能问。”

天保抬起头,说:“师父可否向徒弟们展示一下有形之招。”

师父说:“你非要看?”

天保说:“师父已决定将剑法传给我们,我们至少应该知道师父剑法的最终效果如何。”

师父说:“把剑给我。”

天保即把手中的木剑递给师父,天保拉住我的手臂往后退,我突然意识到什么,跟着他后退,在我们退出有两丈远,师父开示挥舞木剑。

林中落叶在剑锋之下迅速卷起,顺着师父的剑气翻腾,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剑术,没想到师父的剑法威力这么大,竟然能卷起落叶,使之顺着自己的意念翻飞。

大概二十多招之后,师父丢下木剑,蹲坐到地上,捂住胸,不停地喘着粗气。

我们立即跑过去准备扶起师父,师父却说:“不要扶我起来,为师老了,耍一套剑法都累得不行,让我坐着休息。”

师父接着说:“天保,这就是你要学到的最终结果。”

天保说:“看来徒弟练十年都练不会。”

师父叹气说:“我练了二十年。”

我不知道说什么,跟着师父坐到铺满落叶的地上。我埋头看了看地上,随手捡起一片黄叶,不看倒没有什么,看了一下瞬间使我震惊了,我想我恐怕是练一辈子也练不会的。

这片叶子上赫然写着“王氏剑法”四个字,每个字都只有小指头这么大,但是剑气已经力透叶面,阳光正从字的缝隙中穿出。我再捡起一片叶子,上面写着“莫小白”三个字,也只有小指头这么大,剑气已经力透叶面,阳光正好从字的空隙中穿出……

真武十九年,也就是我在灵虚山谷的第二十个年头,我终于要离开这里出道江湖了。

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日子。但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切都是被逼的。

多年之后,我才意识到,我们的所有成就,所有功果,以至于所有罪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逼出来的。

如果不是被逼,我们根本做不到。

五年时间,我和天保已经学会了师父剑法的所有招式。

天保很满意,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和师父处于同一个水平了,就是说师父用二十年所创的剑法,他用五年就学会了。

他不能不骄傲。

我始终没有把我十五岁那年在林中看到树叶的那一幕告诉他,我不知道说出来之后天保会怎么想。

只有我和师父才知道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我练剑时我的剑气只能将落叶一分为二,我始终不能克制住自己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师父所说的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的地步。

就是说,我怎么也不能在落叶上刻上字。

就算我取一片落叶,用锋利的小刀也不能清楚的将“王氏剑法”四个字刻在上面。

师父是怎么做到的?而且还是木剑。

我每天思考着剑法的招式的运用与剑法的境界,始终悟不透。

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心得,我想,假如我再经历个三五十年的时间,一定会有所参悟。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就要离开这里平静安定的生活了。

我所要面对的是——容我装一下逼——江湖。

那天黄昏二蛋找到我,神色忧伤,说:“哥,爷爷找你。”

十年之间,二蛋已经从一个留着鼻涕打小报告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她显得清澈脱俗,美丽极了。

她的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不染尘垢,都是那样的完美无瑕。

可能是我只见过这样一个女性人物吧——山谷中隐居的几个妇女不算——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女人长着一副什么样子。

二蛋一直是我心中评判美丽的界限。

二蛋对我的称呼变了三次,从最初的“小白”变到“白哥哥”,后来又直接变到“哥”。

而对于天保她依旧保持着敬畏,一直称他为“天保哥哥”。

无疑,我和天保都喜欢二蛋,但是二蛋的态度并不明晰。

虽然她和我比较亲近,但是或许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女孩子都会保持着“天保哥哥”这样的敬畏呢?

或许她一直只是当我们是她的两个哥哥罢了。

我说:“爷爷找我什么事?”

二蛋说:“他叫你到他的卧室去,谁也不知道什么事,好像很神秘。我都不知道有什么事必须要给你说:“是不是你又做什么坏事惹他生气了?”

我一如既往地捏了一下她的脸,说:“放心。”

我走进师父的卧室,师父拉着我的手,说:“跟我进来。”

师父打开床头书架上的开关,一道暗门随之开启。

里面是一个很空旷的屋子,光线不是太好,要不是有三五根蜡烛的话,根本看不清墙壁。

墙壁上全都是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这就是天保所说的地方,这里面的书天保已经浏览过了。

天保说,里面大多是武侠小说,没有武功秘籍。

师父坐到屋子里唯一一张椅子上面,神情凝重,说:“没有椅子了,你顺便坐吧。”

我就坐到地上。地上虽然冰凉,但是干净得异常。我已经感觉到此次会晤严肃异常,要不师父为什么要领我到这个多年来最秘密的地方。

师父问道:“这是你第一次进来?”

我说:“是的。”

师父淡淡说:“天保可是这里的常客。”

我说:“天保也只是好奇,他没有恶意的。”

师父说:“天保和你从小一起长大,我知道你们感情很好。”

师父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但你要知道,你们终究不能共存。”

我说:“你是说因为二蛋?”

师父说:“不是。”

相关文章

  • 江湖那些事儿(01)

    自从我能记事起,我便跟着师父住在一个叫灵虚山谷的地方。你不可能知道这个地方的,而且也绝对不可能见到过居住在这里的人...

  • 江湖那些事儿

    文/萝卜特方 江湖从未安宁,即便有武林第一高手西爷的存在。 事实上,自西爷打遍天下、莫逢敌手以来,大家就很清楚:他...

  • 江湖那些事儿(02)

    我沉默。沉默是等他说。 师父接着说:“天保心机太重,不过好在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秘密。你们走了之后,我也要把这个地方销...

  • 出警那些事儿01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西瓜上市了。李甲到张乙的西瓜摊上买西瓜,东摸摸,西敲敲,选了一个瓜。李甲让刘乙将西瓜切开...

  • 数学那些事儿01

    最近在思考怎么成长,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博采众家之长,然后找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就叫《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

  • 今日冬至,你知道与冬至日有关的那些事儿吗?

    #DAY05:冬至日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吗?# 今日冬至,你知道与冬至日有关的那些事儿吗? 01 冬至寒疟似虎…… ...

  • 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读《明朝那些事儿》 01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从1344年到1...

  • 《汽车销售那些事儿》目录

    汽车销售那些事儿21汽车销售那些事儿20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9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8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7汽车销售那些事...

  • 减肥百问百答✨

    ┏✎━━━━━━━┓ 关于减脂那些事儿✨ ┗━━━━━━━━┛ Question 01:你知道脂肪都藏在身体的哪些...

  • 20170710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1-7》读书笔记.

    《明朝那些事儿1-7》全集 01 我承认我有一点out了,隐约记得当年明月写的有关《明朝那些事儿》在我高中时代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湖那些事儿(0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ll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