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简友广场散文
九、我在莫桑比克项目上的日子(二)

九、我在莫桑比克项目上的日子(二)

作者: 非洲鲫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19:09 被阅读0次

        在贝拉办事处呆了不到三个月,我就跟随着设备和前期队伍去了项目,樊老师和腾云暂时留在贝拉。当年项目上的条件相当艰苦,尤其是前期,在原始森林里安营扎寨,过上了非洲原始生活,虽然说不上茹毛饮血,但也感觉从现代社会穿越到了原始社会。

        初到项目很不适应,没有了现代生活的一切,甚至连最基本的水电和手机信号都没有,除了能见到一些土著居民,基本是与世隔绝。虽然去之前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还是被条件的艰苦程度震撼到了。项目领导身先士卒,与我们同吃同住,这让我们或多或少有了动力,也让我们感动。前两天在提前选好的位置用推土机推出一大块平地,再用平地机刮平,最后压路机压实,平整的营地就这样在短期内神奇出现了。铁皮瓦房和帐篷就是我们的栖息之所,营地建好之后,我们集思广益想各种办法改善条件,改善伙食。条件艰苦,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非洲森林深处建立了一处世外桃源。没有电,我们从贝拉买了一个小型发电机,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照亮,白天发电办公;没有水,我跟卡洛斯开着车去村里的手压井拉水;没有信号,我联系首都的网络公司,在营地建立起了卫星网络,拉了5根网线,监理三根,我们留两根,电话可以打,就是太贵,一分钟2美元!总之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那时候条件艰苦,生活物资匮乏,可是大家都有一股子劲儿,从国内过去的大多为60后和70后,在国内都经历过艰苦的生活,所以在这里也可以适应。我在项目上的工作除了翻译资料、会议翻译以及与监理沟通以外,还担任着综合部部长的工作,凡是项目上沟通的事,我都到处跑,内业外围、招聘、劳务事件处理等等。没有现在的网络,没有微信抖音,每天穿梭在营地和工地上,虽然累,但精神上是快乐的。莫桑比克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首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说英语,到了项目上,基本都是葡语和当地语,我这个英语小翻译也无语了,于是我瞄上了阿林多和卡洛斯,后来还来了一个叫加百利(Gabriel)的,他英语也很好,以后凡是跟当地人沟通的时候,我这个翻译就带着他们做葡语或当地语翻译,这样问题就解决了。到项目以后,我慢慢喜欢上和当地人沟通,感受不同文化的碰触。以前上学的时候,我看过一些关于非洲的文学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根》和《走出非洲》等,都是我喜欢的作品,后来还看了一些非洲题材的电影例如《末日独裁》、《血钻》、《上帝也疯狂》以及《卢旺达饭店》等,从那时候起,我对非洲就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和感情。

        加百利是后来应聘到项目上的,他说是从马普托来的,还到南非和津巴布韦去工作过,和当地人一看都不同,有过生活和工作经历的。加百利特别壮,高大的身材看起来像一头棕熊,他是黑人当中很精明的,脑子很灵光,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他会开推土机和平地机,还能领着工人干活,因此很快就受到领导的赏识,给他提了工资,让他当上了小领班。经常下班以后,加百利就跑来找我,让我给他讲中国的事,他很喜欢听,也经常给我讲他在南非的经历。我的英文名字是Aaron.Lee,和李小龙与李连杰同姓。在非洲李小龙是神一般的存在,那会在非洲流行电影碟片,李小龙的功夫片火遍非洲,后来李连杰和成龙也妇孺皆知。我很奇怪,那么偏远的村子,都知道这些中国明星。我告诉他们,“李”是中国最大的姓,还跟他们开玩笑说我跟李小龙和李连杰都是兄弟,没想到淳朴的黑老乡们对此深信不疑。第二天有好几个身材高大的当地职工由加百列带着来找我,加百列说他们听说我是李小龙和李连杰的兄弟,向拜我为师学中国功夫,我一听就笑地前仰后合。我给他们解释我说的兄弟只是一个姓,但他们认为中国人都会中国功夫,何况我是李小龙的兄弟?于是我也“认真”起来了,经常下班以后他们找我,给他们训练,无非是扎马步,来个一招半式,有些怕吃苦,自己就跑了。后来有个同事家是嵩山的还真学过武术,有一次跟一个壮硕的职工比划,三次把壮汉放倒,从此中国功夫更是传遍当地。

        后来集装箱来了以后,很多物资和发电机到位,条件逐渐改善。有了活动板房,也有电了,安装了卫星电视,国内电台也能看了,大家的娱乐也丰富了。有了电就可以串门了,下班后忙完有的打牌,有的吹牛,有的玩玩游戏,生活没有那么枯燥。我不喜欢打牌,除了看看书,空闲就去串门,王彦强同志跟我离得近,经常找他谝闲传,一帮老陕显得亲切。有时候听马汤圭的办公室哭爹喊娘,就知道他又在办案了,幸灾乐祸地去围观,顺便作为大Boss,给他们警告一番!最初马汤圭办案的时候动用私行,我们曾经阻止过,但马汤圭说这是他的职责,并且当地警察都是如此办案,当地人也十分痛恨小偷,我也无话可说,在马汤圭的震慑下,偷盗事件少了很多。

        在营地里繁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斗转星移一年过去了。项目在我们共同努力下见了起色,从清表到铣刨,再到做基层铺沥青,一条崭新的沥青路面逐渐在森林里穿越,我们心里的自豪感越来越浓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我在莫桑比克项目上的日子(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ra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