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例
照水荷花细流香,咬文嚼字诗意冒——品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

照水荷花细流香,咬文嚼字诗意冒——品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

作者: 风听荷语 | 来源:发表于2019-10-13 19:33 被阅读0次
    上传中,请稍候...

    中国诗词大会自开办自来,历经了四个春秋,吸引无数诗词爱好者,在董卿老师和几位点评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领略了与诗意相约的美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学诗,无以言”。

    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如果舍弃诗和诗教,甘以“工具”自居,势必苍白孱弱;汉语文的精华承续,势必断流。因此,让诗意在语文课堂流淌,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伟大工程。从时代背景看,这是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文化语境变得苍白,丰富的生存体验成为奢侈。影响到语文教学,则是学生的思绪不再翻飞,心灵之旗不再猎猎,诗的喉咙不再婉转低回。”而王崧舟老师执教的《荷花》一文,便是“冒”出来的语文诗意。

    一、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呈象感形,悄然唤醒诗意

      于丹老师说过:“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们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的价值必须通过学生主体生发的诗意和陶冶来实现。《荷花》一文导入王崧舟老师以:“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一问来开启这场诗意之旅。学生回答:“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一个回答再普遍不过了,或许就连这个年纪的自己如果站在那课堂中也会有如此的回答。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用“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注意到了吗?只是建议,这样的提问瞬间扩散了孩子的思维。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雪白雪白的荷花”,诗意平仄音律自然生成。而后经点拨,接下来孩子的词汇便从“各种形状的荷花”到“千姿百态的荷花”等等。这是在审美吗?当然。音乐和图画是创设是审美氛围最有效的途径,王老师通过还原给学生一种可视的美、可感的美。孩子们进入情境之后,自然迫不及待地要表达自己对荷花的评价和欣赏。正所谓“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孩子的表达在王老师四两拨千斤的指点下由笼统到具体,由简单到丰富,语言的审美训练、语感的沉淀恰似隐隐的荷香袅袅,诗意也由此悄然而至。

    二、作者怎样看荷花?——诵读感悟,品出诗意之潮

    许书明教授指出感悟是不期而至、可遇难求的。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去开掘;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能不能闪耀光芒,还得有人去点燃;感悟就像一条卧于田野的潜龙,能不能腾云驾雾,还得有人去唤醒;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还得有人温暖。王崧舟老师从“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切入,妙不可言。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的本身也暗暗渗透了写法的指导——要想把状物类的文章写得漂亮,观察是重中之重。学生的回答妙趣横生“他是在有滋有味地看荷花”、“他在如痴如醉地看荷花”……边读边评,学生们美美地读这原汁原味的文字,阅读越想读,越读越会读。一个问题,吹皱一池春水,面儿上看这个环节始终围绕着“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是真的要孩子们去寻找一个确切的答案,而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条走进文本的路。于是,有了“有滋有味”地看、“有滋有味地读;“如痴如醉”地看“如痴如醉”地读;“仔仔细细”地看、“仔仔细细”地读…那“有滋有味”“如痴如醉”“仔仔细细”当然不只是作者看荷花时的状态,更是学生诵读和品味文本时的情状啊!整个板块的鲜活恰似碧绿如玉的荷叶,充满设计的智慧却又不露声色。一句“不简单呐!每个字都读得那么清晰、那么准确,为她的自信和水平鼓掌。(掌声响起。)向她学习,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读正确、读流利。”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孩子的思维在被无限地放大,读得入情,读得入境。王崧舟老师认为,“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三、我就是那一朵荷花——咀嚼词语,“冒”出来的诗意

    王崧舟老师认为,语文课堂如果缺乏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则教学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的味道也就注定会被冲淡和稀释。因此他在教学中,就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对文本精妙之处的深入推敲和潜心体悟。“读了第二段,你们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最美?可以在课本中划一划,圈一圈。”找出“最美的句子”本就一虚设问题,文中句子个个都好,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比较品评中涵咏体味。“他是展开了自己的想象,把它看成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活的,谁见过?嗯,这句话是写得挺美的,我也有同感。老师也来读个句子,你们体会体会,这个句子美在哪里?(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句子很简单,不仔细品味,你是很难发现它的美的。”在这里不免让我想起于永正老师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中的师生塞读,个人认为与于永正老师的“蹲下来看学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种顺势而为的重点楔入。已经有五个学生谈了对五句话的审美感悟,我们不难发现,对前面五句话的解读都是一种浅尝辄止式的对话,而深入开掘式的对话则从这里拉开了帷幕,无疑是在为这一句的闪亮登场造势、蓄势。而这一句会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此句大有来头,需要仔细理会。接下来学生的回答:

    生1: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生2:我也觉得“冒出来”很美,让我感觉到荷花长得很茂盛。生3:我也认为“冒”很美,就是说荷花正在拼命往上长。

    师:好!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冒”字很美,那我们就来好好的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王崧舟老师抓住文本精妙之处的“冒”不放手,让学生换词比较、悉心揣摩,充分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之妙。不仅让学生品尝到了十足的语文味,也为书香诗意课堂的营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架。引人注意的是,学生的对重点词句的咀嚼和品味,是随着文章的研读进程而自然生成的,而教师的左串右联则颇有点石成金的味道。学生正是在比较当中,才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实现了对语境的独特感悟。顺势承接的想象及说话环节,则又让学生在凭借文本的基础之上适度地超越文本,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材料的内化及拓展。

    接着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荷花,想说什么?这不仅赏美,还在创造美的“自化其身“的人花合一,一次水到渠成的的审美想象和表达写话。读与写的结合,鉴赏与创造的过度,审美与想象的衔接浑然天成,直到课末孩子们依然沉浸在悠然诗意中。

      王崧舟老师说,诗意是不为外力所迫的自由自在,幸福的境界! 一节《荷花》在王崧舟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与花“人花合一”,这境界也莫过于此了吧。

    照水荷花细流香,咬文嚼字诗意冒——品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课堂实录 照水荷花细流香,咬文嚼字诗意冒——品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课堂实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照水荷花细流香,咬文嚼字诗意冒——品王崧舟老师执教《荷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sk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