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思维”的理解

作者: 追求财务自由的中年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9:35 被阅读1次

以下内容摘自书籍《如何成为专家》。

真正的专家在知识数量和质量上一定有大量积累,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形成概念并进行有效的判断和推理,而后得出结论,并最终解决问题。

01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一种在大脑内发生的抽象而复杂的活动,它更关注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性的东西,而自动忽略细枝末节。

传统的心理学将人的认识活动分为感觉、记忆与思维,而思维是认识的最高级形式。

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些都属于感觉,但为什么下雨的时候会有闪电和雷鸣,光靠表象(声音、形象)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思维。

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刮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下雨是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凝固造成的,这就解释了下雨刮风的本质,所以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及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概括、间接的反应,但要反映这些关系(事物本身、事物之间),则必须以知识为中介,如果没有知识,是不可能搞清楚这些关系的。

02

专家的思维

专家最为核心的思维活动包括:知识与思维、概念能力、分类能力。

03

知识与思维的紧密结合

思维能力的基础是具备系统知识或知识框架,只有积累了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和框架才可能真正产生思辨能力。

当然,如果仅仅具备知识而不具备思维能力,没有能力去分析具体的场景和问题,无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无法明确问题解决的目标和路径,那么你掌握的知识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04

用概念能力看透事物的本质

效率、判断、风险、分配,这些词汇都很常见,大学一年级学生都懂的词,但用在不同的语境中给人感觉很深刻,因为,高手能够用一个词汇概括出场景的本质!

O2O背后是在提升社会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导演性格迥异、工作方式多样,但他们最核心的工作是判断;上千家,各种互联网金融公司跑路,原来金融背后是风控;企业管理的核心命题是分配。

之所以觉得他们的表述深刻,是因为他们透过表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用一个概念给点了出来。

04-1

专家的概念观

教授,一般习惯于抓定义含义,在他们面前,一个概念用不准确,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诟病的切入点。

按照概念形式进行的比较容易记住。所谓的知识体系也是概念的关联。在记忆上高手与新手的区别是,新手脑袋里存储的更多的是现象和零散、片段的知识,而专家的脑袋里更清爽,因为他的头脑中知识存储的方式是概念和观点——更大更抽象的概念。他是从上到下的存储和利用,而新手则相反。

高手和专家在记忆和利用时更关注本质和根源,他们解决问题时从根源出发推导;而新手则纠缠于细节或者较低层次的概念,从具体点入手。

04-2

如何形成概念思维

概念思维是对事件、事物和思想有深刻洞察后才有的,通常可以在高水平的专家身上发现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个人思想是否深刻的外在表现。

在学习时能否将繁多的事件、事物、现象、问题用几个基本概念统领,能不能将一本书甚至一个专业用几个概念表述出来,这是测量是否真正学会和掌握的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否从更抽象层面(大的概念和观点)出发,同时在分析问题时能忽略各类干扰,直指问题核心,也是概念能力高低的表示。前面提到的李彦宏、冯唐、许小年和包政的导师,他们无疑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通过他们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可以窥探到他们也在自己关注的领域进行概念思考。

那如何能够做到概念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概念能力呢?

第一,虽然读起来会很费劲,但要想提升自己的概念能力,你必须静下心来去读经典的理论性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才能知道有哪些成熟的概念。

第二,在实践中要对概念有敏感性,遇到复杂问题时善于分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去多思考,不同维度的事情能否归于更高一级的概念中。

譬如关于知识管理这个概念,许多人经常挂在嘴边,并且都认为自己知道。但怎么才算掌握这个概念呢?我们认为最少需要能回答下面的问题:

(1)是什么,不是什么?——许多人因为对知识管理的内涵不清楚,将跟知识管理无关的东西也放到里面来,造成范围不明确而乱套了。

(2)为什么要做,为什么不做?——如果知道前者,你可以写“知识管理必要性”的文章;如果知道后者,你还需要搞清楚知识管理与竞争、社会环境、战略的关系。

(3)谁适合做,谁不适合去做?——如果知道前者,你可以选择KM专业人员;但如果想知道后者,你必须建立知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模型。

(4)什么时间适合做,什么时候不能做?——如果知道前者,可以明白知识管理实施的时机;如果知道后者,就不会在组织结构调整或者巨大变革的时候生硬地去推动,因为这个时候风险很大。

(5)如何做,错误的做法是什么?——了解知识管理实施和推动的步骤,你可能是一个新手;但如果你能知道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知识管理实施的错误做法,并且能够简化成三点,那一定是很资深的专家了。

总之,要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将不同的概念结合到一起形成框架、模型用来判断和推理、决策与提升,从而最终形成自己的概念思维,需要持续地从学习、实践、思维三个角度去锤炼。

05

分类能力让世界变简单

对于电影中枪是真是假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回答?最自然的想法是按照题主的思路说枪是真的或者假的,但是知名演员张译没有上来就回答真假的问题,而是先做了一个分类,他的回答最前面是这样写的:

“国产电影和电视剧,涉及用枪的戏,从故事背景上分,主要包括明清、民国、抗战、谍战、解放战争、现当代警匪、现代军事等。

有人说国产影视剧百分百用假枪,这是不正确的。事实是真假参半,真枪归枪械组管理,假枪由道具组负责。”

张译的这个分类,有了这个分类,后面的描述就显得有逻辑(按时间顺序)和全面(各个年代全覆盖)。这种方法其实可以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当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搞不清楚时,如果能够进行符合逻辑的分类,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复杂度降低,分类后的内容已经属于自己熟悉的,相应的对策也就容易设计和构建出来了。

分析和综合的背后都是分类能力,分析是在同一个类别里面找差异性,综合是在不同事物中找共同性,而这个共同性相当于分类的维度。金字塔原理也好、结构化思维也好,其核心都是分类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学了金字塔原理或结构化思维,但由于没有积累某个领域大量的知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和不具备领域内的概念能力,因此仍然不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于如何分类,可以分两步:

第一步是先确定分类依据的标准,即维度。可以是国籍、属相、职业等,而维度的本质是找共同性,每个人都有上面的10个甚至100个共同性的维度。

第二步是在每个维度下面找不同点。

所以从本质上说,分类是在思维中寻找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它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础方法和能力。在分类之上,才可能判断、推理,才能形成概念并决策。分类需要联想、类比、推理、引申等综合性的论证活动,是思维的基本细胞。

06

分类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

想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人,从锻炼自己的分类能力开始是一条捷径。当你能够对事物进行有效分类时,你会发现复杂的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而可以很简单,没有思路和方法的问题其实大部分原来你是知道的。

07

如何提高分类能力

提高分类能力除了多练习、多思考,还需要注意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第一,积累某个领域海量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程序性、情境性的知识,尤其是后者,可以帮助实现“模式识别”,通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实现有效分类的基础。

第二,训练自己的概念能力,没有相关词汇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实现分类的,深刻的分类体系对应的是深刻的概念。

相关文章

  • “专家思维”的理解

    以下内容摘自书籍《如何成为专家》。 真正的专家在知识数量和质量上一定有大量积累,同时具备较高水平的思维能力,能够透...

  • 第三部分:大概念:理解的锚点。

    (一)理解的关键是建立大概念。 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的,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

  • 《大概念教学》读书笔记4/1-2:从专家思维到理解学习

    1.专家思维:发展自然知识 专家:在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人。专家思维:专家的思维方式。 专家思维的的特点:海量的知识...

  • 写作

    践行越深入,理解越深入,理解越深入,理解越深入,践行的越好。 定位:个人品牌定位,专家思维。 为什么比如何做,更加...

  • “专家”的理解

    今天看了一本书《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对书中提到的专家描述,甚是认同,摘抄如下: 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著名经济...

  • 沟通不畅的根本原因是这个!|多元思维050号

    这是《直觉泵》的第7种思维模式。这个理解非常新颖,非常有解释力。 当专家与专家对话时,不论他们的研究领域是否相同,...

  • 2022-09-27法条语言(三

    解释什么是专家?或者是解释带有“家”的是什么?开玩笑地说,是专家的专门干这种事的家伙。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其思维与...

  • 专家思维

    11.26 1.美国心理学家泰特洛克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方法来评估专家们对政治事件的预测能力。耗时二十多年,方法严...

  • 专家思维

    1.美国心理学家泰特洛克做过一个实验:用科学方法来评估专家们对政治事件的预测能力。耗时二十多年,方法严谨复杂。 2...

  • 专家思维

    每日百字第91天 销售,先要培养自己的专家思维,我不是在卖东西给客户,而是在帮他解决问题,双方是在平等的合作,是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家思维”的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vm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