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和12月,是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但对子豫而言,全不感觉,不是说子豫很厉害,可以一路飘过,而是她压根感觉不出英语门学科的难易。
此次六级裸考,要说难,也不至于,但要说简单,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考试不能评估结果,显然是实力不够,子豫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也没觉得自己一次就能把六级给过了……
应峥倒是很有感觉,几乎一出考场,手机开机就看到应峥的消息,他很是轻飘飘地道:“都没复习,肯定是没戏,听力都懵的,我随便填填就出来了。”
看消息发送的时间,确实还在考试中……
子豫很不认同这种自暴自弃,还无甚所谓的态度。子豫摇摇头,拇指点击,回道:“就算没戏,你也好好做完啊。”
子豫虽然也觉得听力不行,但她还是很尽力地去做题,在考场上尽可能地得分最大化,她室友也觉得一次难心考过,但是也没一个人这么随便放弃啊……
应峥这态度,很不好。
手机震动,应峥的消息闪现,他说:“我又不指望能过,待着也是浪费时间。”
子豫泯了泯嘴,开始了说教模式:“就算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也要发挥它的价值啊。”
应峥默了默,说:“没有结果的努力,不觉得会有什么价值。”
子豫继续劝诫:“没有什么是万无一失的,每一次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去拼尽全力。”
应峥问:”你不累吗?“
子豫回:“但是我可能会成功的更快呀。”
应峥道:”好吧。“
好吧,看似妥协,实则油盐不进,每次应峥想结束争论的时候都是这样,子豫有些心累,她跟应峥好像真的没法志同道合。
算了,子豫也懒得做说教的老妈子,等到应峥真遇到点事的时候,应该就会努力应对了吧。子豫一直觉得应峥在道德立场上没什么毛病,但是性格上的小毛病真不少。
子豫是个做什么事都比较认真的人,应峥吧,估计只关注结果,差不多就成……
就事论事而言,他俩有时候,还真是互相看不上眼。
比如子豫有道题解不出来的时候,应峥可能看一眼就说:“这样题考试不会考。”
子豫磨牙:“考了你就等着被我吊打吧。”
又比如暑假前夕,子豫报名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应峥就满是不屑地说:“真不明白这种有什么意义,你参加干嘛?”
子豫恨恨道:“我知道自己在做对自己有用的事就是了。”
应峥挑了挑眉:“一分。”子豫她们学校毕业要求6个创新学分,参加社会实践刚好可以得一分。
子豫倒不是因为这个参加社会实践的,实在是她们每年他们都要交一分社会实践报告,要有相应的盖章证明。
其实实践不实践,当地居委会大妈都会本着善意纵容,帮你随便盖一戳,然后内容再自己编排编排,也就可以交差了。
但是子豫不想每次都这么水过,反正暑期假日漫长,参加个主题系列的社会实践,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奈何应峥总是往利益上想,子豫扶额,有些无奈地道:“我不缺那点学分,我缺暑假作业。”
显然,应峥并没有get到子豫的意图,反而说了让子豫更莫名其妙的话:“回去抄语文课本100遍。”
这样的交流,实在无法处在一个频道上,最终只能以表情和谐……
这个暑假,子豫毕定是没法在家里乘凉,混吃混喝过着仓鼠一般的生活。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每天外出调查,坚持不懈地向行人递问卷,末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组小伙伴忙前忙后,总算是向老师递交了一分合格的报告……
她回去与父母团聚不过一月,然后又踏上了新的旅途——成都。美其名曰送弟弟上学,实则为了去上山下海。
今年高考,子豫弟弟以差强人意的成绩上了所重点高校,坐标成都,子豫父母日常上班,本来也想请假送弟弟过去的,但是子豫对成都一处,颇为心动,于是自荐请出,为弟弟保驾护航。
于是在父母的再三叮嘱下,子豫与弟弟踏上了这座西南名城。
新入校园,子豫和弟弟几乎没花什么功夫,因为开学季,车站各大高校都有迎新的接待,子豫与弟弟按照指示,搭地铁,坐校车,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她陪着弟弟,办理入学需要的各项手续,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都走了一遍,中午很自然地在餐厅蹭了一顿午餐,嗯,味道还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