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难已成定局!
政策就摆在这里,你却打无准备的仗!
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痛斥:语文凭什么要给数学让路?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题范围,已经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只看《读者》,和《四大名著》,别说高考语文,中考语文都无法应付!
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作文。”
难?到底难在哪里?
01阅读能力差=做不完
“题目太多、字数太多根本做不完!”让很多考生叫惨连天。他们正是温儒敏教授口中说的“15%的人”。翻开今年的高考试卷,乍一看满满都是文字!去年说的“高考变革”已经实现,所有题目都在默默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不行卷子根本做不完。
02不读名著=不会做
感受下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题目(10分):网友叫苦连天,但我认为:只要平时多积累知识多阅读这10分都是送分题。

03不积累古诗文=重本变二本
不管是全国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这分数意味着什么?拿到他大专变本科、二本变重本、211变985。但如果不读古诗文、不看名著,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因为它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语文为王,不再是口号!
从近年各地高考出题趋势来看,“大语文”概念非常突出,课外拓展内容增多,重视传统文化积累,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思维思辨能力要求提升。而中高考改革后强调的综合素质,与“大语文”的内蕴关系密切。
从明年下半学期开始(2019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使用统一部编版教材。

新“部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整个小学6年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年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占所有选篇的51.7%,体裁从《诗经》到清诗,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不仅如此,语文在各学科间的重要程度也已经凸显。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永流传》等文化类节目……所有的现象都在告诉我们:
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
重视语文学习
大势所趋
做好高考语文卷,要从中小学抓起!高考语文已经向我们放出信号,这3件事不得不做:读名著、积累古诗文、学写作。显然,这几个要求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需要常年累月的积累。不要以为高考还很遥远,别以为孩子还小就不用准备,它就在眼前!
只有从小学开始多阅读名著,多积累古诗文,多练习写作,才能做到在几年后的高考中游刃有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