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下的几代人》康自清回忆录

作者: 康自清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20:57 被阅读16次
《白杨下的几代人》康自清回忆录

    白杨,生长在西北地区一种极其常见的树木,路旁,田埂,只要有黄土的地方他就存在,不追阳光,不贪雨水。只要没人砍伐,他就可以挺拔向上的生长,扎根在贫瘠的黄土之中,与世无争。

    当初春来临,空气中还透露着寒冷气息的时候,他就已经悄悄发芽了。贫寒的身世下,他始终如一,随遇而安的生长。连每一片叶子都是向上的,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尽管落完了叶子,他光秃秃的枝干也是向上的,绝不低头。迎着刀霜雪剑,毅然枝枝傲骨。

    说到老家门前的这四棵白杨,使我常常感叹,忆苦思甜。也可以说为,我的家族与这四棵白杨共同患难,进步,一起茁壮成长。也见证了这个村庄五六代人的艰辛与哀乐,数载新生与离去。

    自小,听着祖父祖母在我耳边娓娓道来的一些过往,早就有了记录下来的想法。只奈那时年幼,大字尚且不识几个,如今写起来,却又小了一丝情怀。

    祖父长眠已然五年有余。坐在冬日的火炕上,听着祖母再与我回首,便匆忙去书房扯来稿本和笔,此时不写,下次不知可否再能让这个故事圆满起来。

    故事应从我的祖父先说起。在他幼时,曾祖父便因去沟里砍柴遇难而亡,曾祖母便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到另一个本性之家,来养活几个几个孩子。

    50年代末,祖父扯了九尺布,缝了一床4尺五的被子,兜里包着20来块钱,骑着家中务农的小红马,去迎娶了那个将要陪他度过这常常一生的女子,这可是他一辈子都舍不得凶一句的宝贝,便是我的祖母。

    直到祖父兄妹几人相继成家立业,曾祖母也不枉短短一生的艰辛,坎坷与磨难。也算给了九泉之下的曾祖父一个“交待”此后,曾祖母也给这一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祖父婚后,仍有几年时光“借宿”于后父之中,得一窑洞居住。日常依靠在村中生产队的“冬善”“水利”“播种”等劳力来换取工分,从而换取粮食得以养家糊口。眨眼间四年有余,育有两子三女。时间犹如白驹过隙,几个孩子已为半大孩童,家庭人口逐渐繁荣,此般现状,不得不将分家日程提起说来,怎奈房址尚未选好,继而再行借住一年有余。后有村中知青旧屋,得以空闲,祖父两人众多辛苦劳作之后,被同意可以入住,但需要承担知青,村干部,学堂老师等众人吃饭问题。这一来,就是20多年。从分家之时仅分的两双筷子,三只碗到这20多年的血汗换来的三间房屋,才得以生存,得以生存之本。

    在父亲出生那年栽下的四棵白杨,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回想我幼时,以为这只是几棵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树,常常在他旁边扑玩打闹,丢沙包,捉迷藏,甚至曾无知的在他身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却始终不能体会到这四棵白杨的过往,感受不到他们曾经带给这个家庭的动力和立家之本。长大以后,常常从它身边走来走去,时常怀着无比的敬意。后来,也慢慢了解,这四棵白杨守护这个家的艰辛历程和这个家的兴衰繁荣,如今看来,白杨的精神铸就了我们这个家族的一种挺拔,向上,不畏强权,艰辛,生性光明正直得为人之本。

    如今祖父长眠五年有余,偶尔回家的我,听着祖父一次又一次的与我倾心而谈,时常使我在这四棵白杨树下沉思过去,感叹眼下,我就在想,这得多么艰苦的历程和多大的毅力才得以让这个家庭组建起来,支撑起这个家的茁壮成长,脑海中浮现起那些曾经的灰色流年,眼中带着泪,臆想那个场景就在身边。祖母时常说到一句话“现在呀,儿当家,我老了”这四棵坚强的白杨枯黄又发芽伴随着这个家庭的起起落落。

  祖母也经常与人诉苦:“这几棵杨树呀,这落叶把我破烦的,年年五,六月扫到九,十月,砍了又有些舍不得”四棵白杨孕育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今差不多6代人喽。如果让我化身为他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兄妹几人就是白杨的树叶,发芽又落叶,却始终不忘向上生长的初心,迎着阳光,吸收雨水。伯伯父亲他们就像白杨的枝干,已算成型,也枝枝傲骨挺拔的向上生长着。祖母祖父则就是这白杨的树身,深深扎根在这一片土地,用心培育着上面的代代子孙,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朴质又正直,将白杨的这种精神永久传承下去。

   

    寒风凛冽的冬日,拿着小马扎,来到白杨树下,一呆就是两天,从尽力让自己身临其境和幻想自己就是白杨,内心深深的融入进去,希望能更真实确切有感的记叙他们的故事。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离去的故人两只手也数不过来了,新生的孩儿们,让我也成为了一个长辈,自然不能以盲目之词去概括后人的思想。

    之所以提笔写这四棵白杨,也算有一些私心,伴随新时代的开到,这几棵白杨不知何时会消失,我唯有以几张照片和这篇文章记录下来。留下这几代人的故事,留住这个家的艰辛,以此寄给后世子孙,期望他们能使这四棵白杨的精神得以传承延续。

      四棵白杨的年轮如同祖母脸上的皱纹一轮又一轮,见过丑恶,见过美好,依旧参天耸立,傲骨林立,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骨气和精神。也使那些生存在温室之中的花草树木,施之以讽刺,因为它们的一生是没有任何血色的!

    站在白杨身旁,我会不自觉的挺直身板。

     

附现代诗歌一首

          自清赞白杨

                ——自清

    十三月的寒风再次到来

    十四月的酷暑依旧从不缺席

    一望无际的黄土坡上

    总有一些骨气不为所动

    任尔花甲几度春秋

    仿佛从不能打断他严肃的青春

    在我看来

    他们像祖国边疆的战士

    像失败者跌倒又奋力爬起的毅力

    像黄土地里满脸温和劳作的汉子

    像以前,像现在,像未来

    无法用诗歌表达的他的伟岸

    用言语道断他的风霜

    像你,像我,像他

    这棵棵白杨就是代代传承

    在黄土,在田埂,在戈壁

    祖国伟大无声的一群守卫

    从不缺席。

   

   

 

相关文章

  • 《白杨下的几代人》康自清回忆录

    白杨,生长在西北地区一种极其常见的树木,路旁,田埂,只要有黄土的地方他就存在,不追阳光,不贪雨水。只要没人砍...

  • 活着|康自清

    人这一生啊,难免要经历众多的悲苦,谁也没法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些责任。 时常在梦里,我抱着自己的古琴坐...

  • 所念|康自清

    我不清楚这一辈子还有几个冬。几个春秋,时间这个东西让人琢磨不透也无能为力。 回到20年前的冬天,万...

  • 自清亭下的思考

    清华大学里,一座自清亭,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去了。当然,自清亭,是因为朱自清在这里写过著名的《荷塘月色》。 亭下有一刻...

  • 白杨下的微笑

    最近心里比较乱,由于家里的琐事和工作上的原因,静下心来考虑了很多,最后向公司辞去了工作。 这个时节,正...

  • 离群索居者•记叙

    离群索居者•记叙 康自清 留下点什么吧,留下那些让我们往后提起来却...

  • 《杂感》

    杂 感 文、图/小白杨v 雷震康大腊,雨怒嘎牙河...

  • 本周假期作业:

    1复习周清试卷,完成写作(借景抒情,600字)返校后交卷进班。 2基训,四清《白杨礼赞》 3下周阅读课,分享主题“...

  • 亲测,自媒体平台选择攻略

    文章导读: 1、我的自媒体写作回忆录2、主流自媒体横向简评 1、我的自媒体写作回忆录 我觉得我又进入了一个作死的节...

  •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 争奇斗艳的清康雍斗彩瓷器 斗彩工艺始创于明成化时期,但“斗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杨下的几代人》康自清回忆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kn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