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连续工作的第九天,连续晚睡加上痛经的影响,导致最近精力懈怠,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刚开始,我以为自己是太困了,因为最近睡眠严重不足。午休之后,情况仍然没有好转,渐渐地,我意识到,是我的能量不足了,不足以维持高效的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精力管理现在愈发成为职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不同于我们以往关注的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更注重管理我们身体的能量,包括体力上的和精神上的。
每个人每天拥有24个小时,时间管理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却不能让我们拥有25个小时。
精力管理扩展了时间的纵向维度,增加了时间的密度,让我们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效能。
结合过往的经历,自己认为要想在能量枯竭时快速恢复能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保证睡眠,恢复正常的作息(一般是夜晚8小时),让大脑逐步回到正轨上。但是超长时间的睡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身体过于松弛,精神迅速崩塌,进入负能量阶段,适得其反。相信大家都有过越睡越困的经历,在这个时候,要告诉自己,八个小时的睡眠足够了,用补觉前后的时间来做一些轻松愉快的事情,可以让经历更好的恢复。
二是保持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把积累的“身体毒素”排解出去,恢复身体的洁净和纯真。散步和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剧烈的跑步和拳击运动,可能会给疲惫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要量力而行。
三是与人交流。在与人交谈中汲取能量,让他人的高效和正能量,带动自己能量的恢复;同时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从‘我没有能量了’这件事情上挣脱出来,聚焦到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获取能量。
四是收拾整理。通过收纳的方式,梳理生活和工作,让自己的节奏放缓,让身体和大脑重新适应周围的环境,并逐渐达到与周围的同频,从而快速恢复精力。在整理衣物、摆放物品的过程中,从混乱逐渐整齐,大脑得到了放松,这种放松比单纯的睡觉更管用,同时整理后的房间会带来愉悦的心情,和低熵的状态。整理工作文件也是不错的方法,不用耗费很多的脑力,在困倦的时候也能进行,更重要的是在整理的过程中会发现之前没想到的角度,产生新的思路,让身体随之脉动起来。
五是精致饮食。从食物中获取能量,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大学期间考研的时候,压力很大,体能消耗也很多,我会选择在周五的时候去公寓食堂三楼吃一份鸡公煲,微辣,配多多的米饭。吃完之后感觉自己瞬间恢复过半的能量,立竿见影。工作期间,我开始从银耳莲子羹中汲取能量,提前把银耳、枸杞、大枣等食材泡发好,放入养生壶中熬煮,喝完一碗之后,精神焕发,元气满满。
我在精力不足时,常常会写一些碎碎念,这是一个情绪抒发的过程,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释放、排空负能量的过程。给自己定下一个时间,想到什么,写下什么,笔随心动,逐渐找回状态。
管理能量而非时间,要及时关注自己能量的变化,在能量即将降至警戒线前,提前放松恢复能量,往往要更容易一些。
这是自己千日写作计划的第三篇,写自己所悟,悟自己所需,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