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睦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字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眸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己。
古今圣贤先先哲们的胸怀都极其宽广,他们所达到的大德境界,大约有四种:
一是二程(程颢和程颐)所说的:诚恳谦恭,注重自身修为而萌生出聪明睿智。
二是子思的遗训:诚恳到了极点以致感动神灵,进而达到可预知未来的效果。
三是孔子、孟子、颜回、曾子等所说的: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标准,则身体健康,面色红润。
四是陶渊明、白居易、苏轼、陆游的人生乐趣: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吟咏诗赋,因而意态闲适,神色恬然。
我常常悔恨自己年少时不知道努力,到老来就常有悔惧之意,对于古圣先贤们的心境情态,不能领略一二。所以我只能反复寻思揣摩,叹息感喟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