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之四大境界

作者: 糊忙忙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0:53 被阅读0次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睦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字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眸面,孔彦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知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己。

  古今圣贤先先哲们的胸怀都极其宽广,他们所达到的大德境界,大约有四种:

  一是二程(程颢和程颐)所说的:诚恳谦恭,注重自身修为而萌生出聪明睿智。

  二是子思的遗训:诚恳到了极点以致感动神灵,进而达到可预知未来的效果。

  三是孔子、孟子、颜回、曾子等所说的:安于贫穷的境遇,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标准,则身体健康,面色红润。

  四是陶渊明、白居易、苏轼、陆游的人生乐趣: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吟咏诗赋,因而意态闲适,神色恬然。

  我常常悔恨自己年少时不知道努力,到老来就常有悔惧之意,对于古圣先贤们的心境情态,不能领略一二。所以我只能反复寻思揣摩,叹息感喟不已。

相关文章

  • 内圣之四大境界

    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睦德者,约有四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子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字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

  • 2018-07-20

    人要使自己的内在丰盈起来,从而达到内圣的境界。

  • 孟子:人之六境界

    孟子品评人物之六境界: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 读曾国藩《挺经》01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一种理想人格,指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外王,先得从内圣做起。 卷一 内圣 细思古人工夫,其...

  • 【2/100】王者

    为何为王?内圣而外王。 何以为圣?接纳生命,由内而外。 何以接纳?清理记忆之殇,回到生命初始。 何为生命初始?小数...

  • 《儒家内圣修持精义》章小结(转载)

    本章题名《儒家内圣修持精义》,其精义有二:一是明理以树立成圣之坚定信心;二是达本以奋起矢志圣修之顽强意志...

  • 宋代理学家及其政治取向

    —— 理学家一贯以专情“内圣之学”而闻名,他们信奉“反求诸己”,认为“外王”不能实现,还应归咎于“内圣”之不足,投...

  • 成圣之路(1022)《五百年来王阳明》(第1集-第9集)郦波

    1.成圣之路,必内圣外王。 内圣而外王,只有先内圣才能外王。 2.如何内圣?内圣之法(方法论):格物致知。 3.不...

  • 【只有一个郝先生】《干法》在说什么

    稻盛和夫先生,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两家世界500强创始人(京瓷、第二电电);78岁接手濒临破产的日航,一年内...

  • 你早晚会顿悟,在这几件事上,人再强求,也争不过天

    01 有贤人说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这是人生的四大境界,可多数人终其一生,连任意一个境界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圣之四大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jof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