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就是我们金融世界里的“异形”。它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迅速接受新的基因,快速进化,然后成为新的物种。遵循着金融市场的两根主线,资金面的变化和监管的变化。资金面和监管这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投行这个异形生物的双螺旋 DNA,决定了投行的演化进程。
一、资金从稀缺到富余,投行业务从“融资”到“投资”
投行的业务也从以融资为主变成了以投资为主。投行已经从以卖方为中心转向了以买方为中心的业务模式。投行的业务中心从为项目找钱,也就是融资,转向了钱找项目,也就是投资。财富总量在积累,财富的分布也更广,投行的业务自然就要从“替富人服务”转向“替中产阶级服务”了。
1. 零售经纪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投行开始从“少数富人的私人银行”慢慢地转变为“公众的投资经纪人”。
2. 后来,垃圾债券、杠杆收购的兴起使得中小企业可以进行融资、收购,说明“资金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
3. 再接着,杠杆收购还变身为私募股权基金,创投、风投兴起,量化交易兴起,投行开始激进地变身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然后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都投入到了资产管理的部门。
中国整个社会正在转型成为一个中产社会,所以财富的保值和增值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监管的圆舞曲: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1933年到2008年,历时75年,投行、商业银行一直是分分合合,就像跳圆舞一样,在经历了75年之后,又走回了起点。
第一,由于受到了更多的监管,所以投行演化的速度,可能会变慢。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些受到监管比较少的业务部门,比如私募类的业务,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第二,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全球资金富余的格局不会改变,所以投行的业务会继续地在资产管理这个方向上发展下去。
------2018年04月07日 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