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成甲的《好好学习》,看到简单的回答和有深度的回答的区别。而从产品的角度或者说从思考问题的角度,对自己帮助蛮大滴!
1.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自己看了很有启发,有以下两点启发:
1.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要单单看问题本身,多问why和how,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发生的,然后再解决问题;而且不要孤立地去分析问题本身,从整个系统的关系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考虑得更周到。
2.回答问题时除了主观感受,要有客观的数据和实验验证支持,这样更有说服力。不要只是我觉得,我认为,而要找出可以支持你的观点的数据,比如什么分析报告,什么理论等等,这样才显得专业。
就拿近期的一个事儿来分析一下,分析完之后觉得简单思考和深度思考的差异很大,分析完之后,自己都觉得惊讶了!
案例:
在数学学习资源制作的过程中,我的组长认为,需要把《实践与活动》的学习内容也做进去,包括动画脚本、习题,而我认为没必要做这部分内容。
我的观点:没必要做这个微课
理由如下:
(1)以往经验。就拿我当初学校上课的经验来看,其实中小学老师们是不会把实践与活动模块当回事的,即使讲这一部分模块,那么也就是讲一些,不可能去再做练习题。从学生角度,这不是重难点,所以也不会去使用这部分学习资源。
(2)项目管理角度。因为人力、物力限制,我们的精力应该集中在重难点上,因为知识点已经有60多个了,再加实践活动模块,还要做脚本、习题等资源,后续的动画、程序都要投入进来,可能一个模块至少需要1人力,而且这一块还不太好做。
组长的观点是:需要做进去。
理由:课标要求的重点模块
案例分析:
其实问题本身是这个微课要不要做,组长问我为什么认为微课没必要做,问我到底基于什么考虑这个微课没必要做。
其实他是有点说服性质的,因为他已经想好了他的理由。而我的理由显然是不够成熟和有底气的。要是翻一下新课程标准,确实是把《活动与实践》作为一大模块来做的。这至少是充分的依据,因为这是课程标准啊,你敢说错吗?
但其实如果超越这个问题本身,就需要从更广的层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了。(1)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们做的是数学学习app的资源,学习app主要是给学生用,当然也要让学生家长满意,这个知识点体系当然要完整,但是就拿爱学堂的,我们对标的产品来讲,那他们的知识点体系也没有我们的这么完善,所以其实没必要这么完善。因为我们整个一册内容的知识点体系做得非常完善了。
(2)从项目管理和产品整体来看,这个模块确实不是我们的重点模块,而且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条件下,确实可以不做,而把时间花在其他模块上面。
(3) 从产品的理念和这个模块本身来看:产品想让学生得到有效学习,应试能力提高。从考试的角度来看,其实近年来考试中也确实加大了对于知识运用的考察,所以实践与活动这个模块的知识点重要,但我们做微课其实也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只是照着教材抄了一遍。所以还不如不做。实践活动的有些内容其实是教材中一些章节知识的运用或延伸,可以放在对应的知识点的练习中,没必要单独做一个知识点,然后做对应的各层次的题目。
(4)从产品特性来看,如果是做B端的产品,是给教育局的人看,其实把这个模块做出来,进行展示也是不错的,因为确实是理念的更新,可以算是一个亮点,但是我们是在做c端的产品。
(5)从项目管理来看。如果这个模块不做,只是在对应的知识点的习题策划一些考点,也是有效的练习。但是这个模块做了,那么各册的这个模块都要做,然后习题要策划至少10道,带来的问题就是人力不只是1,2天,而是6人/天,加上程序、检测等人力估计12人天呢!产生的效益在哪里?这确实是个问题。
最后,自己的问题在于只是说我觉得,还有就是人力成本很大,没跟组长说人力成本到底是多大,没列举数据,这就是问题。
但是上面的思考似乎仍然不够系统,因为几个角度有重复的东西。再梳理一下,应该从一下几个角度思考:
(1)这个模块本身特点
(2)从整个app的角度来看是否是重点
(3)从产品的设计理念来看
(4)从项目管理角度来看
(5)从用户来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