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念的《读库》(2300和2301)在昨天总算姗姗来迟。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有关读库的小作文,叫做《听听“读库”》
直到它们终于被我拿在手里,发现原来是两本很厚实的书籍,均是三百多页,尽管只有一只手掌的大小,少了花里胡哨的装帧,极简的封面设计,显出不一样的格调。

这非常“老六”。
书中先是对去年读库的发展做了非常具体的梳理,采用老六和主持人晓楠对话采编的方式加以呈现,美其名曰《在焦虑的另一端》。

42页的互相交流通透而有内容,发问者或者说主持人问了几个好问题,老六一一答复,有略有详,比如读库去年具体干了些啥,眼么前有哪些打算,正在干的事,准备出版的读物等等,字里行间溢出来的是满满的诚意和靠谱的读书人的形象。
这非常“老六”。
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我特意把手机放在其他地方),我认认真真读完了《读库》2300的第一部分——“DK-17”。特别滋养。
在电子书如此泛滥的互联网时代,有声读物和视频交互已随处可见,仿佛快餐文化更受到网友们的青睐。
但当我手里踏踏实实捧着久违的纸质书,一页一页翻页时飘来了淡淡油墨香,用眼睛去领略那一行行印刷出来的字体,原来读读《读库》竟是这般美好的小确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