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23】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4日。
【R-阅读原文】
P74
基本工作的时间也要计划一番:备课、生态学、昆虫学及其他科研工作。第二类工作的时间一般要比第一类多10%左右。
他完成计划的精确程度,每每使我惊诧不已。有时自然也有预计不到的情况。1938年的年度总结中,柳比歇夫写道,第一类工作没有完成,差28%:“主要的原因是奥丽雅和瓦丽雅病了,结果同人们打交道多了。”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I-重述信息】
昨天的片段说了柳翁不管实际有没完成计划都必定会做计划,今天的片段接着介绍,柳翁尽管是没完成计划,但完成了多少、没完成多少、没完成的时间去哪里了都一清二楚,能把任务完成程度算得非常精准。时间对于柳翁来说就像摸得着也看得见的东西,通过统计与计划从而获得更多的时间。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精准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准确计算两类工作时间。两类工作时间相比,第二类工作的时间一般比第一类多10%左右。那是如何得出来的?前面讲过,柳翁对所有时间均一视同仁,一类和二类都计算和总结。既然总结,那有分析比较也正常吧。
但为什么第二类一般比第一类时间多呢?这说明了什么?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柳翁将工作分为两大类:
第一大类是基本工作,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书,做笔记,写信)。
第二大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艺作品,不属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动都包括在内。
文中的第一段“基本工作的时间也要计划一番:备课、生态学、昆虫学及其他科研工作。”根据计划的内容可以判断这里的基本工作属于第一类。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一般性工作比科研工作多吗?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日常事务占用时间也常多于目标任务用时啊。
2.未完成程度与未完成原因一清二楚。柳翁通过用时间来把工作量化,每项工作均计算完成程度,同时总结没完成原因,即使没完成的那部分也能准确的知道时间花在了哪里。
3.不好计算时间也要做计划。前面提过第一类工作因为更富有创造性,可能有时侯会比计划时间花更多的时间,比如在研究一个东西发现了更多的东西,继续在上面花时间是很正常的事。但柳翁对于第一类的基本工作时间也要计划一番。
崔律的阅读指引:
(小作文)我的时间是……
我的时间是把杀猪刀,把我切割成各种等份,谁先来了便把我卖给谁……或许我现在还没有时间的主控权,但我相信,这把刀慢慢的会听我指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