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那就对了

作者: 利华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0 22:32 被阅读0次
朱校长讲座图

        最后一场培训是由朱校长带来的讲座《做一个智慧的未来老师》,课件里面的这张图我尤为喜欢。

        如图所示,看字听字和说字都是要调动一部分的脑区域神经,各有不同。但想几个字则要调动一大片。

        这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人的思想是最伟大的东西。

      苹果砸到牛顿,结果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苹果砸到我,那不好意思了,管它什么力,肯定先吃了。

      钻研思考,这就是牛顿为什么这么牛的原因!

      唯有思考,我们才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行尸走肉。

      唯有思考,我们才会有心灵寄托理性选择乃至社会进步。

      放在教学也一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见,要学会思考,要提出质疑,要理性判断。

      学术大神张兆金老师对教材一幅插图《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产生质疑,经过查证史料,研究思考,写成了论文发表在历史核心期刊《历史教学》上。

张老师讲座

        广东名师丁家文老师就韩茂莉的《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里面的一张图片不断挖掘,设置问题,环环相扣,开创了用一张图讲一节课的佳话。

丁老师深挖的图片

        问题哪里来,江西省正高级特级周明学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问题从阅读中来,问题从教学中来,问题从备课中来,问题从高考试题中来,问题从争鸣中来,问题从征文中来。

        他们何以成功优秀?我想在这几位名家大神成功的背后,都是那股思考钻研精神在支撑。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洪老师讲座图

      再看上面图,学习内容平均保留率哪种更高?我们可以发现,单纯的听讲是被动学习,学习内容保留率是最低的5%。而讨论实践,则为主动学习,保留率上升到了50%和70%。但是教授给别人却达到了相当高的90%。

        这也好理解,你要去教授别人,你必须要思考,自己要先掌握知识点,你才能讲清讲透。

      正所谓给别人一碗水,你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活水,源源不断,取之不竭,那么这个过程中你就是在思考,在进步。

      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办呢?我们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进来,多合作讨论探究,多展示呈现表达,自己亲身经历的总会记忆犹新。

      于老师而言,也要学会思考,尤其是写教学反思。有人教了一辈子的书,单纯为上课而教书,可能仍是个普通老师。而有些人教书却会时刻反思,甚至把反思内容记录下来,把讲述跟写作结合,最终成为人师经师。

      教学之路还很长,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油!!

相关文章

  • 思考,那就对了

    最后一场培训是由朱校长带来的讲座《做一个智慧的未来老师》,课件里面的这张图我尤为喜欢。 如图所示,...

  • 乱?那就对了

    因为装修房子,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做着决定。要不要装中央空调,木地板要实木还是复合木,电视背景墙要做木...

  • 忙,那就对了

    和一教师朋友聊天,朋友说,你发现没有?现在是越来越忙了,一上班,微信就不停地接信息,需要回复,下载文件,一天十几个...

  •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爱学习,爱劳动,那就对了

  • 感觉焦虑,那就对了!

    20多岁的你,感觉焦虑,那就对了。 毕业还不到一年,接连几个同学结婚了。毕业第二年,好几位同学买了房买了车。而自己...

  • 难受吗?那就对了

    现在的我刚在旧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就坐。不是不愿去新图书馆,无奈新图书馆座无虚席,五层楼全部都坐满了人。 说实话,这...

  • 不舒服,那就对了

    今早的晨读是埃里克森的《刻意练习》。看到标题,突然想起这是我这批18本书里的就有这本书,但可惜的是他还未被拆分。 ...

  • 如果输了,那就对了

    一个人在遭受重创的时候,或者选择固步自封,或者选择放浪形骸。当时的我,选择了远方。 第一次高考,得到的仅仅是二本的...

  • 感觉迷茫?那就对了

    文/酒店小二 那年我十七八岁,我迷茫,我惶恐,我不知所措。 谁在年轻时都会有迷茫的那么一段时间,不用问,谁都有。 ...

  • 累吗?那就对了

    想必大家都看过围城,爱情就是城里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其实,推而广之,生活、工作不都是这样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考,那就对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eb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