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我的名字有关,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
最近我被好几本书“荼毒”,心里萌发了一个微梦想:
2018年,我想听20个人讲故事。
看到这个微梦想,也许你满是疑惑,没关系,我先说说我的故事。
01
我从小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年龄稍微大点,便央求父母送我去学兴趣班。
那个时候的少年宫没有学漫画的课程,于是我学的都是素描、国画、水彩画。
尽管都是画画,我说不出区别在哪儿,学了两三年的美术,心里却知道我学的不是我喜欢的。
后来,少年宫终于有了学漫画的课,我却因为升学压力,没有去学习。
比我低一个年级的发小捧着她的漫画来找我,我心里满是羡慕。
于是,我也悄悄地临摹着:
大眼睛、长睫毛,以及我老是画不好的手。
02
90年代,电视上没有喜羊羊,却有很多好看的日本动画。
我总是在放学后匆匆守在电视机前,掏出笔描摹着那些角色,同时构思自己笔下的故事。
那时的我总是放出豪言壮语:“中国也可以有自己好看的动漫,我要改变中国动漫界。”
时隔近20年,前半句成真了,中国动漫界新生力量惊人,出了许多好看的动漫;但后半句里,那个我,什么都没有做。
原因很简单,家人告诉我,画画吃不起饭。
03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将喜欢的事情埋在了心里,做着保守的选择,过着平稳的生活。
小学,初中,再到高中。
高考后,我在家里盯着厚厚的专业手册傻了眼——300多页的专业手册上,我找不到心动的感觉。
在家里思来想去整整三天,我对未来依然没有清晰的构想。那时的我觉得中国的学子很悲哀——寒窗苦读10年,为的不过是一个盲目的未来。
迷迷糊糊选了专业,迷迷糊糊到了现在。
前不久,我遇到了当年学漫画的发小,得知她刚辞去了稳定的工作,全心全意画画去了。
遇见她时,她笑得很幸福,眼里闪着光。
我不知道她吃饭成不成问题,但我知道,她心里很满足。
04
我又想到那些曾经劝服我的声音,他们说:
“你做不到!”
“成功的人很少!”
“你没有才华!”
——所以,为了生活而选择放弃喜欢的事情,真的会幸福吗?
六哥说过:许多人让自己忙碌是为了内心的声音不再吵闹,他们以为忙了,自己就会忘了。但当夜深人静,那些声音又开始吵闹,折磨着你无法入眠。
我想起那个躲在房间里把本子正反面都画满的我;想起向姐姐介绍自己设计的漫画人物开心的我;想起在课本上涂鸦的我;想起渐渐不会拿起画笔的我……
那些回忆是我在夜里听见的声音,即使记忆淡了,却依然刺耳地在徘徊。
本田健在畅销书《喜欢的事就要拿来当饭吃》里说:
“很多人一直做着自己讨厌的事,没有机会跟那些以志趣为业的人相遇,所以未曾察觉他们的存在。”
细细想来,从小到大,身边的人都过着稳妥的生活,做着喜欢事情的人几乎没有。
那些活在热情里、以志趣为业的人不是不存在,只是不在我们身边。
我很想知道,和我们选择不一样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05
本田健在书里说到:
当你跟真的活得像自己的人相遇时,会如被雷打到般受到冲击。因为近距离与那样的人接触,你会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得自由原来是那么好啊!”
所以,2018年,我想去寻找他们——
20个活在热情里的人。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是谁?可以告诉我吗?
我想去听听他们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