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07-05 15:11 被阅读0次

原文: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我痛饮几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晚明散文名家﹣﹣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明末清初散文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但终身未做过官。少年时,服用豪华,游山玩水,过着放浪不羁的"风雅"生活,对戏曲、音乐、乃至品茶、饮膳,无所不好,尤善古文。明亡后,披发入山,追忆往事,安贫著述,寄寓故国之思,表现了民族气节。

张岱在文学上承袭"公安派""竟陵派"的主张,反对崇古、拟古,提倡任情适性,并能兼取"公安""竟陵"所长,避其所短。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诸如风景名胜、世情风习、戏曲技艺,乃至古董玩具,无所不记。尤其是明亡后,面对国破家亡,人民生灵涂炭,他写了《陶庵梦记》、《西湖梦寻》两书,回首20年前的豪华靡丽的生活,抒发对故国乡土的恋情,写景抒情、叙事论理,浑然一体,文笔清丽流畅,时杂诙谐。描写山水景物,逼真如画,诗意盎然。又对当时的民间艺术,多有记叙。文章生动活泼,自然动人,其间也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的趣味。

他长期隐迹山中,阅读了大量明朝史料,从32岁开始,编写纪传体明史。他在贫中,坚持写作,终于写成史书《石匮书》。因崇祯年间史料不足,此书只记到天启朝;康熙初年,又续补,题为《石匮书后集》。可惜《石匮书》已经亡佚。他的散文成就最高,是晚明小品文代表作家。著作有《琅媛文集》6卷,《陶庵梦忆》8卷,《西湖梦寻》5卷和《石匮书》、《石匮书后集》等。

相关文章

  • 思维导图练习第十七天《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 你再不来,雪都下好了(杭州雪景)

    最爱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文章做到极致处,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的样子。 本来想去西湖看雪,却害怕人群拥挤,一个人赏雪...

  • 临终关怀

    来生不堕恶趣 HDZGGW 湖心亭看雪客公众号 昨天 点击上方蓝字“湖心亭看雪客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 投稿邮箱:...

  • 茶水相逢

    (一) 1,湖心亭看雪 三伏天读《湖心亭看雪》,暑退一寸。若去湖心亭,此时则无雪可看。 即取西湖明前龙井,以去岁苿...

  • 今天读张陶庵《湖心亭看雪》,其中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颇有深意。 “独”,可以组词“孤独”“独自”等等。...

  • 昨日大雪,早上起来,雪积了厚厚一层。想起张岱《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明 ·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 道是笔误却含情

    ——赏《湖心亭看雪》的三处“笔误” 文/张敏 选自《陶庵梦忆》的《湖心亭看雪》,出自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之手,被誉...

  • 有一种孤独叫真实

    有一种孤独叫真实 ——读张岱《湖心亭看雪》 听过不少次关于《湖心亭看雪》的讲课,除去重点学习文中的白描手法外,很多...

  • 117 你觉得古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

    曾有人问,你觉得古人做过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 我自然选: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

    1.生字 更(gēng)定 拏(ná)拥毳(cuì)衣炉火 雾凇(sōng)沆砀(hàng dàng) 强(qi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湖心亭看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ek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