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很重要,家长怎样让孩子变成自立的小黑兔呢
小白兔要白菜,小黑兔要种子,家长怎样让孩子变成自立的小黑兔呢
小白兔和小黑兔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他们去山羊伯伯那里做客,小白兔拉走一车白菜,小黑兔拿走一包白菜种子,当小白兔的白菜吃光的时候,小黑兔已经种出了满园的白菜。可见小黑兔很有自立精神,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这点品质值得所有人学习。
孩子的自立养成是一个生命个体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目的是自己为自己的存在负责。父母有义务养育孩子,却没有义务包办一切。同时父母也要摆正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我们是协助者和引领者,不是主导者和决定者。包办的结果是孩子错失了最佳的学习阶段,丧失了本该掌握的本领,而这些可能永远也无法弥补。
我们和孩子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尽情地付出爱和关心,却不必以牺牲自我的心态来扮演家长角色。换言之,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丈夫的妻子,除了母亲和妻子的角色,还有自己其他的社会角色,这些角色身上都有不同的内容。成熟的人要懂得平衡角色权重,或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侧重,但不能失去总体平衡,不能为了扮演母亲而放弃妻子的责任,或为了当好妻子和母亲而彻底忘记本来的自我。一个人只有各种社会角色权重平衡,才能积极健康有生命力,遭遇挫折的时候才有能力抵抗并跨越。有些人在困境里缺乏自立能力和拼搏精神,再加上社会支持系统的崩塌,就会从失望沦为绝望。
我们照顾孩子,身为父母的我们要承担监护人的法定责任,但我们不需要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假如我们什么都替孩子考虑,并且做得滴水不漏,连衣服的增减都靠父母的判断,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都会因没有用武之地而退化。我对孩子的基本态度是:让孩子多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把自己动手做当成游戏,成为理所当然。不赞成事无巨细的父母包办,不赞成事必躬亲。尽量粗放散养,让孩子能奔跑、能思考、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父母省心,孩子出色。
我小时候在同龄的小朋友里算懒散的,父母也没有格外要求我做什么,但和大多数农村小孩一样,习惯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首先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是喂鸡、喂狗、扫地、倒垃圾,大人做饭的时候帮忙往灶堂里丢柴禾,跟大人去田地里干活,帮忙锄草、摘果子、剜栗子、打豆子(把豆子从晒干的豆荚里敲出来)等。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一点不觉得辛苦,相反还觉得好玩,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有成就感。在农村里,五六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已经很强,有些活已经熟练了。我记得每年夏天摘花椒,很多花椒带着叶子被摘下来,在院子里晒着,我负责把叶子摘下来丢掉,只留下花椒,每次干完活手上衣服上都是浓烈的花椒味。
记得那时有个邻家哥哥叫顺山,放了学总去山里挖柴胡晒干了卖钱,或者用镰刀割荆条泡软了编筐卖,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所以小小年纪就抗起了家庭重担。2012年中秋我回老家看亲戚,听说年近四十的顺山成了知名传媒公司的老板,我想这和他从小自立自强是有必然联系的。
我女儿宁宁上幼儿园之前已经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脸了,个人内务自己做,做得不熟练也不挨说,只会得到一些简单的改进建议。自己刷球鞋,洗袜子,洗不干净也没事,动手是关键,效果暂时不追求,等做习惯了再提高水平。拿不住大刷子,就找个旧牙刷,沾着洗衣粉擦,擦了再刷,刷了再洗,再晒,一条龙。玩具自己收拾,画完画要把笔纸放回抽屉。自己放光盘,看完了收起来,放回盘盒里,机器关掉。自己用电脑,在电脑上拼图、画画、看动画,不认识字就记图标,在收藏夹里弄个“宁宁”文件夹 ,收藏常去的网站,自己点,发现错了就关上页面重开,这都是自己的事,妈妈教两次,以后就大多不管了。
日常劳动也要帮忙,家务不是妈妈的专利,宁宁得扫地、擦地板、浇花、倒垃圾、喂鱼和清理兔笼底下的托盘。还有下厨房,剥蒜、切西红柿、打鸡蛋、洗蘑菇等。我没有板着脸要求,都是她主动强烈要求的,在她看来这都好玩,像变魔术一样有趣。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我打算下一步教她煮面条、蛋炒饭和丸子汤,这样起码能自己下厨房做吃的。
其实很多事情宝宝做完我都会悄悄返工(不能当面返工,那样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但我宁愿如此,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不要一切都自己做,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弄得自己很累,宝宝什么都不会,还习惯了坐享其成。那样不是爱宝宝,而是宠溺过甚,两头吃亏。大人费力不讨好,孩子懒惰没良心。
昨天晚上放学回来,宝宝说:“早晨走的时候可冻死我了,穿长袖也冷。”我什么也没说。今天早晨出门前,我心里暗暗着急,不想她再受冻,但又不想主动提要求。结果看她从柜子里翻出个大外套穿,还特意换了厚袜子。她很自然地出门去了,我望着她小小的身影,心里觉得暖暖的,刚过完五岁生日没多久,知道自己增减衣服,并且没有怪妈妈,哈哈,我是不是可以更懒一些了?
散养心得:自立养成是最重要的教养目的之一,父母一切的“管”都是为了有一天能放心的“不管”。动物界的父母对孩子也是千般爱宠,但在培养孩子适应环境和生存能力的问题上比人类父母理智得多,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将子女扫地出门,让他们去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不再依赖父母的帮助。有些人到了二三十岁还在理直气壮地啃老,不能不说是可悲的倒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