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有悟有情孤独的灵魂

作者: 蓝沄汐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07:12 被阅读81次

如果说,李煜是所有皇帝当中最会写诗的,是最会写诗当中做了皇帝的;那么,仓央嘉措就是所有达赖喇嘛当中最会写诗的,也是最会写诗当中做了达赖喇嘛的。

但是李煜的诗词前期词风夸张,辞藻华丽,好像要惊动整个世间,而后期又多愁善感得直教人伤心落泪。

而仓央嘉措的诗,则是空灵的,安静而直击心灵,也是觉悟且有情的,让你的心灵忍不住想与大自然的风与雨拥抱在一起。

那如果把仓央嘉措与和他同是康熙时期的纳兰性德放在一起说呢?

借用知乎的一句话:仓央嘉措与纳兰性德,一个是认定的转世灵童,却寻觅着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之法;一个是注定的庙堂权臣,却常有远离高门广厦,心系山泽鱼鸟之思。

仓央嘉措的诗,原文是藏文,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间,所以意思方面,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就会不同。

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有多少种文字语境翻译就有多少个仓央嘉措。

后世一般人都以为,仓央嘉措是一位放浪形骸、自由潇洒的公子情郎。

殊不知他其实是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寻求自由,远没有后人所演绎的那样文艺,他只是将他所盼的自由寄托于诗文。

仓央嘉措,他的一生都处于政治动荡和政权斗争的环境下。

先是被雪藏十五年,之后是因为被康熙发现了才被迫公开是达赖喇嘛的身份,再之后,五世达赖喇嘛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在政治斗争中惨败,仓央嘉措在被押送至北京途中圆寂。

无论何时,他都是孤独的。

在入世达赖喇嘛之前,他是农奴之子,在家乡有一个与之相恋的女子。

家乡信奉的是红教,不排斥结婚生子。但是藏族和蒙古族贵族绝大多数信奉的是黄教,黄教是不允许结婚生子的。

所以,每一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都要去寻找转世灵童。

仓央嘉措,或者也是因为农奴之子而并非贵族这个身份便于控制,是桑杰嘉措贪恋权势才找到仓央嘉措作为转世灵童的。

也可能是想扩大黄教在西藏的影响范围,所以将势力渗透到红教内部。

细读他的诗文,可以触碰到,这其实是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

从开始被选为转世灵童,到被迎到拉萨,到对经文老师说要退回僧衣,再到权力的争夺当中被左右推搡,最终,也是在政治斗争被折腾抽离。

据藏族文学研究者佟锦华统计,仓央嘉措一生留下来的诗歌不过六七十首,只是翻译版本的不同,使得诗文的意境大相径庭。

比较著名版本主要是:于道泉译本,曾缄译本,刘希武译本。

于道泉著有《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诗歌》一书,66节62首,1930年。

这是第一次将仓央嘉措诗集翻译为汉语,同时于老先生还将此诗集译为英文版。(在于老先生之前,已经有英国人将仓央嘉措的诗文翻译成英文了。)

还有一本《六世达赖情歌-仓央嘉措请诗集》作者署名是仓央嘉措,译者是于道泉老先生,后面加了一个“苍溟水文”,应该是在于老先生译本的基础上苍溟水文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曾缄老先生翻译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六十六首》中文译本,另外创作名篇《布达拉宫辞》等。

刘希武译《仓央嘉措情歌》,60首,1939年。

对比一下三者翻译的风格:

【于道泉】(此版本影响最大)

从东边的山上,

白亮的月儿出来了。

少女的脸儿,

在心中已渐渐的显现。

【曾缄】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刘希武】

明月何玲珑,初出东山上。

少女面庞儿,油然萦怀想。

另外还有当代的其他译本:

王沂暖译《仓央嘉措情歌》,74首,1980年;

庄晶译《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124首,1981年;

于贞志译《仓央嘉措情诗》,60首;

伊沙《仓央嘉措情歌》,74首,2004年

苗欣宇/马辉《仓央嘉措诗传》文学研究;

龙冬译《仓央嘉措圣歌》,124首,2011年2月;

龙仁青译《仓央嘉措诗歌地理》,124首,2012年。

其余,有很多并非是仓央嘉措的诗文,要么就是张冠李戴的,要么就是伪造的。具体可以参考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18日的报道《谁在误读仓央嘉措》。

大家熟悉的《相思十诫》也是各种版本拼成的:(仓央嘉措的原诗并没有诗名)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衣带渐宽,怨秋风悲画扇。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相思枕畔,但凭见泪痕湿。

(第一和第二的前后诗文是根据仓央嘉措的原文翻译的同一首诗文的不同版本,前半部分是于道泉老先生的,后半部分是曾缄。第三到第十是网络作家白衣悠蓝所续。)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别是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此情可待,记忆里一个你。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重门深居,难独上画楼西。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再相会,岂知吾谁与归。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负尽苍生 负尽蓬山万重。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续断之间,听一夜梧桐雨。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东劳西燕,天欲晓各自飞。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曲终人散,念去去伤别离。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见与不见,何须悲何须怨。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相思无益,十诫说与君知。

《六世达赖秘传》木刻版记载,当他到达青海衮嘎诺尔湖后,就决然遁去,从此云游国内外,讲经授徒,后来在内蒙古阿拉善去世,终年64岁。

具体的细节已经难以考究,但在这个版本里,他是自由的,过上了他想过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仓央嘉措:有悟有情孤独的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lj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