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做农业是要情怀的。但在企业或者行业里提情怀,情怀带有更多的商业气息,感觉每个企业的老板不提一下情怀,都不好意思做企业。
情怀的定义是指人的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现实中展示情怀的方式是讲故事,企业创始人讲创业的初心,讲创业的故事,产品经理人讲产品的理念及产品的故事。
讲情怀的目的是打动别人,感染别人参与到他从事的事业当中。
现实中,最让人深刻的是罗永浩卖他的情怀手机,说着要做智能手机时代的工匠,用他的理念打动了不少人来购买锤子手机。
在农业领域则是农业Farmer4,打着“再造故乡”的旗号,开演唱会,出书,回乡创业,一时间在农业圈子里掀起一番热潮。
我从事农资产品的销售工作,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也是有农业情怀的。这里的情怀指的是对农业的热爱,那时做这份工作时激情澎湃,感觉自己是在修行。心里面一直觉得自己做的东西都是在帮助别人,而不是我在卖东西给别人。推广工作很累很苦,但我却很享受。我可以帮助到很多农民,在做着一份伟大的事业,我对这份激情深信不疑。
记得那时候我是在下乡,在给农户解决问题之后,在回来的路上,在微博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然后配上一张四季豆挂满枝条的图片。
那时以为,这就是农业情怀。
后来发现,这并不是情怀,这只不过是给自己的一个心理安慰。
情怀需要看到真材实料的东西。虽然这个过程,我帮助了农民,但对于我自己内心基础的构建,基础并不结实,其实对我自己个人的成长帮助不大。
做农业确实需要情怀,但我觉得情怀这东西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如果一个连基本的收益都保证不了的人讲情怀,那他就是在扯淡。细心观察会发现,和你讲情怀的人,无非就两种人:
第一种,本身并没有参与到农业种植环节上来的人,他们并不懂农业而站在一个更高的地方在抒发自己的情怀。
第二种,已经参与到农业管理环节,而且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的人,他们对农业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而且发自内心的热爱农业的人。
往往第二种情怀,更能打动人,感染人。我认为,没有经过自己的体验,发自内心由衷的热爱,情怀都是空中楼阁,除了给人暂时的心里安慰,对自己的成长并没卵用。
所以,农业情怀是要讲,但要清楚和你讲情怀的人背后的目的。你可以被打动,可以被感染。心里更要清楚,情怀不能当饭吃,更加要真材实料的东西。
做农业还是要踏实的一步一步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