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27日是“香港100”(香港100公里越野赛)比赛的日子,这项赛事也是无数越野跑爱好者所向往的赛事。今年的冠军更是破了赛道记录,打破了2016年由法国名将弗朗索瓦·戴恩创造的9小时32分26秒记录。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是梁晶(9小时28分35秒),祁敏以1秒之差第二个冲过终点,但是赛事组委会很快宣布取消了梁晶的成绩,原因是“在非补给点接受补给”,这样祁敏成为了这次比赛男子组冠军。在很多微信群里大家为梁晶鸣不平,梁晶表示尊重组委会的决定。
看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跑的速度太快了,敬佩!然后再去想成绩被取消一定是因为忽视了竞赛规则中的某个条款而造成这个令人遗憾的结果。于是,我上香港100官网特意查询了竞赛规则,如下:
确实,在竞赛规则中明确规定了这一条“參賽者只可在檢查站接受自行安排的支援隊的協助。除非遭遇緊急情況,否則在檢查站以外的其他地點,一律不得提供支援。”并且还有一条就是“違反任何一項比賽規則有可能會受到計時處分或被取消參賽資格,取決於其嚴重性。任何處罰或取消資格均由大會作最終決定。”
在比赛中选手往往最关心的就是线路情况和时间,以及一些可以直观看到的规则,而忽略了其他一些细小规则,甚至可能觉得有些规则就是多余的。然而正是因为一些不太在意的规则造成了或许很严重的后果。比如在这个违规类别中“參賽者及/或其支援人員亂拋垃圾”这就意味着不仅是选手,连给选手提供补给的人员如果乱扔垃圾同样会对参赛选手作出处罚。一项优秀的赛事不仅对于竞赛规则制定是严谨细致的,同时也在要求参赛者必须认真对待。
现实中我们很多人都缺乏严谨的态度,因为我们对自己不够狠。这就好比健身教练的作用,不是因为那些健身的动作要领你不会,而是因为自己健身的时候很难做到位、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毕竟能对自己狠一点的人不多,做和做到位有着太大的不同,所以我们需要教练来帮助我们做到位。
我突然想起了一次橡皮艇漂流经历,因为漂流有危险隐患,运营方首先是和每个游客签了一份“生死状”—出现了意外伤亡情况运营方是不给赔偿。当签完“生死状”后的培训每个人都很认真,恨不得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了每个字每个细节。记得当时培训讲解有几个单词自己没有听清楚,想要问身边的朋友,结果他马上做手势表示等会儿再说。当你知道了后果的严重性自然就认真对待了。这样的经历毕竟是太少了。我在想如果每个参赛选手都能将竞赛规程背下来,或许梁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认真对待每次重要的比赛,不仅是要对目标和结果认真,还要能够对于过程中的细节认真。认真的把每次训练当作比赛,不仅要去把该做到的动作做到位,还可以避免运动中的受伤。不论怎样,梁晶都是越野跑爱好者眼中的大神,希望2019他能在这个赛事上重新夺冠。
柱子(2018.0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