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经典的小故事,如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战官渡、隆中对,三顾茅庐、过五关斩六将,草船借箭等等。这些经典故事,不但让孩子了从侧面了解三国演义这本书,而且能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对于孩子成长有很好的影响作用。
今天我不想提这些大家耳熟目睹的故事,只说说三国中的一个不太显眼的人物,以及他做的一件事。他所做的这件事不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做人方面稀缺,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育儿的过程中也很稀缺的。
这个人物叫程普。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一员老将,他久经沙场,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东吴,这名老将不但作战英勇,还是三朝元老,辅佐了孙家三界政权,可以说在东吴的大将中一直是站头把金交椅的位置。
可是,由于曹操要帅百万雄兵攻打东吴,这时年轻的将帅周瑜临危受命,被孙权授予了总都督的位置,统帅所有军机大事。而老将程普,还自认为这次攻打曹操应该是自己指挥作战,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没想到换了周瑜,心想,这样一个年轻人会有什么本事?心里既不服气又不高兴。
看《三国》,不提草船借箭等有名故事,说一件事是现代育儿稀缺的在大战开始之际,全军所有人员都要到军营集合,听从周瑜派兵点将,在这样的关键场合,老将程普一气之下,居然没有到场,只是自己的儿子参加了,结果,所有人都有作战任务,唯独自己的儿子没有任何任务。
这时程普的儿子哭丧着脸,跑回家中找到程普,把周瑜派兵的情况,和自己没有被派到任务的事情一说,老将程普三思了一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周瑜派兵果然高明,于是带着儿子找到周瑜赔礼请罪。当然周瑜也宽宏的谅解了程普,从此,程普这员老将就一心一意与周瑜配合。
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能以事实为依据去考虑自己最初的嫉妒之心是稀缺的。在日常生活中,当看到人家比自己过的好,心里会有些发酸,尤其是觉得以前不如自己的人,那酸味会更浓。当然,工作中也不乏这样的情况。
如果,我们学习程普老将的思维方式,有了最初的嫉妒,但后来看到人家做的事,确实高明、确实对、确实比自己付出的多,这时,嫉妒之心也许就会转为敬佩之心。
看《三国》,不提草船借箭等有名故事,说一件事是现代育儿稀缺的在育儿的过程中,家长更容易给孩子埋下嫉妒的种子,因为总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况且还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孩子长处比,当孩子自觉不如别人时,难免有嫉妒之情。
更重要的家长还往往忽略了,别人家孩子的生活背景,努力的过程,付出的艰辛,总是拿结果说事,即使说别人家孩子努力的过程也是为了把自己孩子比下去来证明,并没有真心真意的显示出对别人能力的敬佩,因此,孩子只知别人比自己强的嫉妒,根本没有真诚地感受过敬佩别人欣赏别人的过程。
因此,在育儿中,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是与人比较,或者指责自己的孩子,有甚者还习惯指责别人的孩子,是习惯性行为。而在孩子面前经常的由衷的去赞美、去欣赏、去敬佩一个人、一件事,确实是稀缺的,如果家长们经常这样做,那孩子们从小就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嫉妒之心自然少之。
在程普老将带儿子像周瑜道歉这件事上,还可以看出,当我们错怪了一个人或者一件事时,能够亲自带着儿子,并真诚地道歉,是现在育儿中稀缺的。
看《三国》,不提草船借箭等有名故事,说一件事是现代育儿稀缺的记得在幼儿园工作时,我的同事班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就是老师组织小朋友洗手吃饭,一个小男孩自己没走好,一不小心自己摔了一跤,腿上摔破了点皮,老师赶紧带孩子去了医务室做了处理。家长接孩子来时,老师把情况告知家长,谁知,家长反倒认定是老师造成的,不依不饶。不管老师怎么认错也不行。
当然,我不否认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了这样的意外事故,老师是有一定责任的,但老师也无法时时刻刻的把控孩子,他自己走着没走好就摔了,这谁也没想到。家长在孩子面前没完没了找幼儿园毛病,找老师毛病,最终来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怎样的影响。
其实,程普老将对吴国鞠躬尽瘁,到头来不用他了,任何人都会有情绪,更何况他闹的情绪还影响了儿子,儿子没招没惹谁,也被牵连,一个任务没有。但是程普想到的是周瑜的能力就是比自己强,想到了吴国的发展需要这样的人,想到了自己儿子的成长,于是带着儿子来赔礼请罪,这可真是可歌可泣呀。我们真的更希望孩子在这样的影响中长大。
现在社会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坐公交,有人让座觉得是必须的,孩子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是可以理解的,不能有人提出异议,哪怕有个异样的眼神,那家长马上攻击到:那不是个孩子吗?居然一点愧疚感没有,更别说道歉。
看《三国》,不提草船借箭等有名故事,说一件事是现代育儿稀缺的在北京的一个图书馆里,一个孩子大声读英语,工作人员去提醒小点声,这个小孩竟然谩骂工作人员,家长还过来袒护孩子。这样的事情真是比比皆是。所以,我们在育儿中,家长的宠爱、偏袒更多,这种冷静分析,考虑全面长远更少,所以,自然家长们带领孩子一起道歉的行为就很稀缺。
其实,家长们在育儿中如果能跳出自己孩子吃亏了、受气了、挨欺负了的怪圈,宏观的看到问题,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敢于带领孩子认错,那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明理的,谦卑的。
所以,读了三国中程普老将军这段故事,不但让我由衷的佩服这员老将,还让我感觉到在育儿中,第一我们家长如有嫉妒误解的行为没关系,如能在明白之后发自内心的改过,并存有敬佩之情,这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稀缺行为。第二如果发现自己和孩子有做的不妥的,不偏袒自己和孩子,敢于带领孩子赔礼认错,这也是我们影响孩子成长的稀缺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