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只是一颗心。
用心做人,关键就看怎样修养自己的内心。
1
儒家正心
欧阳修说:“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所谓正心,就是要通过修养心性,让心变得端正、宽广、包容。
人的心思端正与否,受到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的直接影响。
《大学》里讲:“心有所念愧,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假使一个人不得其正,对人对事就很难做到公正合宜。
内心被种种不端正的念头所困扰,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心不在焉:
虽然在看,却视若无睹;虽然在听,却充耳不闻;虽然在吃,却食不知味。
正心的关键,就在于掌控好欲望情志。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个绝妙的比喻,把理智比作车夫,把情绪和欲望比作两匹烈马。要想端正内心、守正如一,就要让理智的车夫,驾驭欲念的烈马。
2
道家静心
道家修心,修的是“虚静”之心。
《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认为,万物生生灭灭,这是天命伦常的法则。
知之而不妄加干涉是智,否则必遭凶险。
世间万物纷纷扰扰,但最终都将回复其本来面貌。
而我们的心,原本也都是清静的,只因受到外界扰动,才变得闭塞不安。
那么怎样才能让被扰乱的心恢复清静呢?
《道德经》有言:“浊以静之徐清。”
人心如同一池春水,风一吹,就掀起波浪。
假使一直不停地搅动,就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
想让水变得清澈,只需静下来,让杂质慢慢沉淀。
因此道家主张,必须时时做好“虚静”的功夫,故而有“心斋”“坐忘”。
世间纷纷扰扰,我心以静待动。
不为所动,也就不受其扰,而能处于安乐的境地。
3
佛家明心
佛教修心,讲求“明心见性”。
人这一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一切修行和努力,最终都要回归自己的本心。
世间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们所能看到、所能想到的一切,皆是外在的“相”,而非内在的“性”。
这些相,是浮于表面的,是变化不实的,是会生会灭的。
佛经说:“一切诸相,皆是虚妄。”
我们之所以不能见性,就是因为太执着于相。
若要明心,必须破除“我执”,使“心无所住”。
假使放任自己的心,停留在某种东西、某种习气上,则不能得到解脱,更无法达到和谐。
唯有吹散心头迷雾,发觉本心,方能明心见性。
宋朝有位禅师,悟道时曾作诗一首: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所谓”时时勤拂拭“,倘能扫除心中尘垢,自然尘尽光生。
来源:儒风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