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
跟道家学大气,跟佛家学静气,跟儒家学正气

跟道家学大气,跟佛家学静气,跟儒家学正气

作者: 学闻屋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09:57 被阅读0次

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气,所谓元气;中国人最重视的精神之一,也是气,所谓人活一口气。

养好这三气,静可守一心之妙,动可达天地之奥,行可成中正之道,乃成大人。

跟道家学大气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导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郑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这一切,都由一句话来贯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

怎样才能学到道家的这种大气呢?要以大道为心,以自然为意,以日月为双眼,以天地为视野。别怕高不可及,说白了,就是以大观小,以全看缺。在做人做事、看待问题上,只要能力求更有高度、更加整体,不狭隘、不偏颇,便已经是在抵达大道、通往大气的路上。

跟佛家学静气

静,对立面是乱;乱的根由,是欲。佛家能入静,就是因为能够无欲。

无欲是因为看得透,看透的便是《金刚经》里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以梦窗禅师说:眼中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衡山上有首诗也说:何事人间频乞食,此心已是负烟霞。学会无事,正是静心的最好法门。

跟儒家学正气

儒家讲正气,何为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文天祥《正气歌》中所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于人,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文天祥《正气歌》所以又说: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就是孟子“浩然之气”的含义,天道在其中,人道也在其中。

如何养呢?气概浩大的孟夫子也明白跟我们说了: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志,是气的统帅,志向着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养气,先要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就会养什么样的气;要养浩然之气,必靠浩然之志。

综上:养好儒释道这三气,则万法不乱心,万物不遮眼,万事不碍行。那么天地之间,又哪里不是通途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道家学大气,跟佛家学静气,跟儒家学正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oix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