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萌宠自然科普哲思
成语“狼狈为奸”的狈是真实存在过吗?

成语“狼狈为奸”的狈是真实存在过吗?

作者: 莫笑丶SISH | 来源:发表于2020-09-20 23:08 被阅读0次

    狼这样真实存在的动物,为何能流传千年与狈为伴的传闻?历史上有许多人言之凿凿亲眼目睹了狈的存在,让人不禁怀疑真的存在一种前足绝短,与狼相伴的“狈”?

    狈想象图

    有这样一种说法:狈是狼的近亲,它们四肢短小,但智商很高。因为体型短小,所以经常躲在狼的身上。当然,狼不可能做它们的免费坐骑,所以成了狼群“军师”,狼狈为奸一词便是如此形容。

    网络上流传的“狈兽”图实为乌苏里貉

    中小学生常用的《现代汉语词典》记载的“狈”

    “狼狈”一词的解释是:“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狼狈为奸”的词条是:传说狈是跟狼同类的野兽,前腿极短,行动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就不能行动。狼和狈经常结合伤害牲畜,因此用来比喻为了达到恶毒的目的,互相勾结做坏事。

    “狈兽”传闻

    “狈”是传说中的一种兽,借助于强大的互联网,只能搜索到有关“狈”的奇闻怪谈,找不到实​倒​能证明这种兽存在的证据,也没有狈兽后代流传。

    “狈”字起源

    在《尔雅》、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广雅》中均无“狈”字。《尔雅》大约是秦汉时人所作,最晚成书于西汉初年,汉文帝 时已设置《尔雅》博士。《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广雅》成书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年间(公元 227—232)。可见“狈”这个字应该是后造字,至少在曹魏以前还没有出现这个字。

    “狼狈”的出处

    现能找到最早客观解释“狼狈”意义的是梁朝阮孝绪所著的《文字集略》。此书宋代已经散佚,但在 《文选注》援引了《文字集略》的释义:“狼狈,犹狼跋也”。吕延济注:“狼跋,狼狈也。兽皆狼狈于网中,忘其看视,失其去就,恐惧之甚也。”或写作“狼贝”,二字与“狼跟”音同。

    “狼狈”的注解要远远早于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由此推断,至少在唐以前,“狈”很有可能是“跋”的假借字。

    唐以前“狈”不能单独使用,通常与“狼”组词,“狈”只是记音符号,说明“狈”本身并不具有意义。

    “狈兽”的传闻

    唐代的《酉阳杂俎》对狈的解释:

    或言狼狈是两物,狈前足绝​短​,每行常驾两狼,狈​失​狼则不能动,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

    “狼狈为奸”出处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十六: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酉阳杂俎》是志怪书籍,里面把狈描述成一种同时骑在两条狼背上,没有狼就走不动道的形象。

    以“狈”为名的说法很有可能在北宋时期才形成官方释义。

    综上,笔者断定,“狈”是知识性错误,极有可能是杜撰的兽类,常以借狼之名形容奸诈人士。

    【参考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

    阮孝绪. 文字集略, 散佚.

    张圣荟. 探究"狼狈"[J]. 语文学刊, 2013(10):57-58.

    段成式. 酉阳杂俎[M]. 中华书局, 198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狼狈为奸”的狈是真实存在过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lm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