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阿婆是我阿公的堂嫂,88岁了,住在村西头的庙里,做着庙祝。
她和大阿公一共生了五个孩子,老大和老幺是女儿,中间的三个都是儿子。五个孩子都没念过几年书,连一个初中毕业的都没有。
八十年代末,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借钱盖了栋有四个房间的红砖房,外搭一排四个厨房。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女儿是不能要娘家的任何财产的。于是,老俩口把三个房间分给三个儿子住,剩下一间自己带着尚未出家老幺住,四个厨房也是这样分配。
房子盖好没多久,大阿公因病去世。
在大阿婆的辛苦操持下,三个儿子陆续成家,娶的媳妇一个比一个厉害。
同住一个屋檐下,妯娌之间你妒忌我我妒忌你,常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骂出口甚至大打出手。
此时的大阿婆处境极为尴尬,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管吧,其中一个必定跳起脚指着你的鼻子骂你偏心:‘’死老棺材,你就偏心吧!以后吃你会死!‘’
不管吧,她们立即统一战线,把火转移到你身上:‘’老不死的,出来评评理呀!怎么?躲在房里做缩头乌龟?好,你不管事,以后你死了莫要我们埋!‘’
每次大阿婆都被她们气得伤心痛肝,一个人坐在房里捶胸顿足抹眼泪。
大阿婆卧病在床时,三个媳妇谁都不动身,都指望着别人去端水递药洗衣送饭。临了,还是两个女儿从几公里外回娘家来照顾。
找儿子诉苦么?娶了媳妇忘了娘,他才懒得理你!你要多说两句,肯定怪你添乱多事,对你又是凶又是吼,气得你要吐血。
到了2008年左右,三个儿子已经陆续盖了新楼房,之前老房子的房间不再住人,都用来搁置平时不用的杂物,只有大阿婆一个人还在那里住。
考虑到自己年岁已高,大阿婆开始筹备自己的身后事。为了不增加儿子们的负担,她用自己不分日夜挑灯芯草积攒下来的钱置办了一副质量不错的寿柴(棺材),放在阁楼上。
没想到,寿柴刚放上去,儿子媳妇们便追来了,要大阿婆赶快请人把寿柴搬出去,说这种东西不能放家里,否则会坏了风水!
大阿婆说,你们都有自己的新家,这里就我一个人住,寿柴放这里不会影响你们。
媳妇们立刻尖叫:谁说不会影响?你个老不死的,吃了今天不晓得能不能活到明天!不为后代考虑,还不如早点死!
说完,不顾大阿婆的哀求哭泣,一群人气冲冲地把寿柴抬出老房子,像丢垃圾一般扔到到村边的树林里。
这件事之后,大阿婆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瘦骨嶙峋、形容枯槁,像片干枯的树叶,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走……
适逢村西头的庙刚刚建好,大阿婆毅然卷起包袱,搬到庙里去住,当了庙祝。
02
我们家旁边住着一对夫妻。男的叫翁明,人唤‘‘翁明癫子’’;女的叫荷女,人唤‘‘荷女疯子’’。
不知道村里人为什么要这样叫他们,记忆中,他们并没有精神病,只是话多,家里很穷很脏……
疯癫夫妻生了五个孩子,清一色的男孩。小名从大到小依次是:大牛、二牛、三牛、四牛、五牛。
疯癫夫妻穿的衣服是村里最破的,虽说补了又补,但还是衣不蔽体。加上又不经常换洗,整个人看上去脏兮兮的,就跟电视剧里的济公差不多。
他们家没有猪圈,猪就养在厨房里。吃饭时,一群猪在饭桌下嬉戏,哼哼唧唧地拱你的脚。
他们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却舍得供孩子上学。除了大牛初中毕业读了中师之外,其他四头牛都上了大学。毕业后,五头牛都在体制内工作,拿工资,吃皇粮。
按说,老两口含辛茹苦地把五个儿子培养了出来,后半辈子应该有好日子过了。
但是,很多年过去,他们的生活却变化不大。
从前的邻居都搬了新家,他们还住在那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唯一的改变是厨房里没有猪了。
衣服看不到补丁了,但没有一件合身的,一看就是别人穿剩下的。
依然种着几亩地。炎炎夏日,老两口佝偻着背哼哧哼哧地抬着沉重的打谷机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在如火的骄阳下。
他们的饭桌上,天天都是自家园子里种的萝卜白菜茄子辣椒,很难看到荤腥。
家里一年到头很少来客人,据说媳妇们在家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有在过年时儿子媳妇会带着孩子回来一下,呆个半天就走,绝不过夜。
村里人说:你们的孩子个个那么有出息,当老师的当老师,当官的当官,都是吃皇粮的,每个人随便给你们几千块,你们哪吃得完用得完?干嘛还要这么省,这么辛苦?七十岁的人了还抬打谷机,当心闪着腰……
每每听到此类话语,疯癫夫妻便摇头叹息:他们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哦!钱哪里会知足,要结婚要买房,买了房又要买车,买了车还要换手机……永远都是没钱呢!别说一年给几千,能给个几百就不错了!那点钱,哪够用?不做不行啊!
听说,那个在帝都高院工作的二牛对别人说:给啥钱啊!他们还做得动,多种几亩地就是了!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很多人都认为儿子多福气也多,老来无忧,可我看到的事实是——
含辛茹苦养育五个子女成人的大阿婆,八十多岁被迫住进庙里!
省吃俭用把五个儿子送进大学的疯癫夫妻,七十多岁还在烈日下抬着打谷机!
多子多福?福在哪里?
养了这么多孩子,就跟养了一群猪一样,光知道吃,不知感恩,不对,猪最后是被宰了卖钱,也算报恩了,没孝心的人呢还不如猪!
是亲情的缺失还是人性的泯灭?抑或是教育的悲哀?
网友评论